怎么预防小儿盗汗 小儿盗汗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017-04-23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苏千琴
一、怎么预防小儿盗汗
小儿出现盗汗,首先要及时查明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处理。对于生理性盗汗一般不主张药物治疗,而是采取相应的措施,祛除生活中的导致高热的因素。此如,孩子睡前活动量过大,或饱餐高热量的食物导致夜间出汗,就应该对小儿睡前的活动量和进食量给予控制,这样也有利于睡眠和控制小儿肥胖,有益于小儿的身心健康。有的小儿的夜间大汗,是由于室温过高,或是盖的被子过厚所致。冬季卧室温度以24℃~28℃为宜;被子的厚薄应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一般说来,若家长注意到上述几种容易引起产热增多的诱因,并给予克服,出现盗汗的机会会自然减少。即使小儿偶尔有一二次大盗汗,也不必过分担心,盗汗所丢失的主要是水份和盐份,通过每日的合理饮食是完全可以补充的。对于病理性盗汗的小儿,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缺钙引起的盗汗,应适当补充钙、磷、维生素D等,并应做到以下几点:
(1)多接触日光,包括户外光线及反射的光线。可在户外活动,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
(2)大力提倡母奶喂养。
(3)早产儿、双胎,经常腹泻或有其他消化道疾病的小儿应注意加用维生素D。
(4)北方农村或寒冷的地区要按计划地采取“夏天晒太阳,冬天吃D剂”的预防佝偻病措施。
二、小儿盗汗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由于脾虚易感儿常表现为一组综合症状,因此治疗也要采取综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最重要的是家长们要学一些科学育儿知识,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加强营养,合理膳食,荤素搭配,粗细兼吃,纠正患儿的偏食,厌食习惯,以增强体质。
2.注意锻炼身体。如游泳、滑冰、球类、跑步等运动,可酌情安排。
3.避免接触感染。不到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去,室内不要吸烟,保持空气流通。可用温盐水漱口。
4. 可采用食疗方法,增强脾胃功能。如:山药胡萝卜粥:山药去皮切片,放胡萝卜,与白米同煮,早晚服食;还可以根据情况加莲子、大枣、薏苡仁、黄芪等。
5. 按摩及耳针疗法:
(1)按摩腹部,揉中脘,补脾土(拇指指末节指腹螺纹面),按揉足三里穴。
(2)耳穴选肺、脾、皮质下穴,按摩出现热胀感而止,每穴60下,10天为一疗程。或选上述穴位贴耳豆,保留15~20天。
三、小儿盗汗的食疗方法有哪些
糯稻根泥鳅汤
功效:能止盗汗(病后或肺结核后) 材料:糯稻根30克,泥鳅90克。 做法:先把泥鳅宰杀洗净,用食油煎至金黄。用清水2碗(约1千克)煮糯稻根,煮至l碗时,放进泥鳅鱼煮汤。吃时调好味,连汤带鱼同吃。
核桃莲子糊
功效:主治脾虚盗汗 材料:核桃30克,莲子肉30克,黑豆15克,淮山药15克。 做法:把以上四味焙干研成细粉,每次按小儿食量,取粉煮成糊吃。可调成成味或甜味。煮时也可加适量大米或面粉,使汁更黏稠。
黑豆小麦粥
功效:主治阴虚盗汗 材料:黑豆,小麦 做法:黑豆、小麦各50克共熬粥食用,
黑豆圆肉大枣汤
功效:主治小儿表虚不固或营卫失调型汗证 材料:黑豆30克、龙眼肉10克、红枣30克 黑豆30克、龙眼肉10克、红枣30克放砂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煨1小时。每日2次分食完,连吃15日为一个疗程。
四、小儿盗汗的按摩方法有哪些
1.常用手法
(1)补肺经200次,清心经200次,补肾经200次。
(2)揉肾顶1分钟,揉肾纹2分钟。
(3)补脾经200次,退六腑200次。
(4)揉涌泉30次。
(5)捏脊5~10遍。
2.随证加减
(1)心阴虚型:症见睡时汗出,醒则汗止、伴心慌,心烦,多梦,手足心热,舌质红,苔薄少津,常用手法加
①清天河水100次,清肝经200次。
②按揉百会10次。
③按揉神门穴20次。
(2)肺阴虚型:症见睡时汗出,醒则汗止、伴咳嗽、气短,痰少而粘,五心烦热;舌质红少苔。常用手法加
①清天河水200次,揉小天心20次。
②清大肠100次,退六腑加至300次。
③揉丰丰隆0次。
(3)肾阴虚型,症见睡时汗出,醒则汗止,伴腰膝酸软,腰痛,五心烦热,舌红少苔。常用手法加
①补肾经加至400次。
②揉肾顶加至2分钟。
③揉涌泉至1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