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手术 手术是中医外治技术的进步
2017-06-29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康雪旋
一、中医手术
手术在中医历史上已逾千年,现代医学手术的发展历程是从腔外手术到腔内手术,从破坏性手术到再造性手术,从扩大手术到微创手术,正是向中医“祛邪以救本,祛腐不伤新,祛邪不伤正”观念的回归。中医院开展手术,并不是“西化”,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中医外科。
中医向来把手术当成外治法的手段,手术疗法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一定历史时期曾处于世界前列,直至近百年来,由于清政府的闭关自守,中医外科手术的衰退与蓬勃发展的现代外科手术形成天壤之别,以至手术变成“西医”的标志而重新进入中国,许多人认为手术“姓西不姓中”,这是一种很大的误解。
中医“天人合一”讲人与自然要和谐,与现代医学提倡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相同,现今的全息论进一步证实了“中医整体观”的科学性,但不能以此就认为中医已经很完善了、不需要发展了。自然辨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运动,不断变化,在运动中发展的,中医外科在明清时代就吸收了温病卫气营血的成果来完善和发展自己。“毒入营血”用清瘟败毒饮,寒颤发热用紫雪丹,神昏谵语用安宫牛黄丸。目前现代科学与中医学的交叉为中医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创新才是中医外科发展的动力。
二、手术在中医历史上已逾千年
早在原始社会,生活条件艰苦,人类创伤多,就用草药、树叶包扎伤口,拔出体内异物,压迫止血,这就是原始的中医外科治疗方法。春秋时期《山海经·东山经》中记载了最早的外科手术器械砭针,当时为切开排脓的有效工具。《周礼》中外科医生被称为“疡医”,主治疮疡、痈肿和跌打损伤等多种外科疾病,手术成为内科与外科的重要区别之一。《内经》中最早记载了脱疽的手术治疗,“发于足趾,名曰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五十二病方》中提出了腹股沟疝的外科手术疗法。隋唐时期中医外科手术达到很高的水平,《诸病源候论》中指出“夫金疮肠断者……肠两头见者,可速续之。先以针缕如法,连续断肠,便取鸡血涂其际,勿令气泄,即推内之”,并强调肠吻合术后“当作研米粥饮之。二十余日,稍作强糜食之,百日后乃可进饭耳”,较真实地保留了隋代肠吻合术、大网膜血管结扎术、大网膜坏死切除术等手术方法和步骤。明清时期的医家陈实功与王肯堂实施的气管、食管缝合术是世界上该种术式的最早记录。清代顾世澄在《疡医大全》中详细记载了唇裂修补、女性先天性阴道闭锁、耳鼻再植等手术。
三、手术是中医外治技术的进步
中医讲究“整体观念”,整体与局部相结合是中医外科的重要特色。中医外科历来讲究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如脓、疮疡、痛、麻木的辨证,辨脓之有无的各种方法:按触法、点压法、透光法、穿刺法等,局部辨证采用外治法一直是中医外科的最大优势之一,也是区别于中医内科的重要特征。循内科之理以治外科之病,乃是外科的基础;而直接作用于患处的外治法又为外科所独有。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中医外科独特辨证体系决定了中医外科治法必须内外治相结合。一般来说,轻浅小疾,单用外治即可痊愈,而重大疾病则非中西医结合、内外治并举难以奏效。
蔡炳勤认为手术是用一种符合患者生理的解剖畸形(解剖重建,异于正常解剖结构)来替代患者存在的病理畸形(解剖及功能异常)。这种病理畸形就是中医理论中的“邪”,生理功能就是“正”。手术就是“祛邪匡正”的一种医学治疗手段,也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只有这样看待手术,我们才能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
四、手术是中医扶正祛邪的一种手段
正邪相争,邪强则必伤正,只有邪去方可正安,采用局部手术来去除对人体有害的组织器官,从而保持整体脏腑经络的正常功能,正是中医千百年来重要的扶正祛邪手段。中医院做手术唯一与西医院不同的是秉承了中医理念的指导,例如各种实体瘤的切除、脓肿的切开引流、局部病变如阑尾、胆囊切除等,手术可去除病灶,减少机体的损害,起到客观确切的“祛邪”作用;清创缝合能停止气血外泄,又防止外邪从伤口入侵,起卫外固本的作用;肠黏连松解术、肠道肿瘤的切除术、胆道结石的取出术能起行气疏通的作用;消化道大出血、腹腔脏器破裂出血等手术抢救能起回阳救逆的作用等,均可认为是“扶正”。?
然而手术是一把双刃剑,可切除坏死组织,也可给正常组织带来损伤,任何手术都伴随着耗伤气血,气滞血瘀形成,同时是对身体的一个重要打击因素。历史上许多中医外科专家都是十分重视这一点,手术时更讲究爱护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