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鹅口疮是怎么回事 如何预防宝宝鹅口疮
2017-05-13 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苏元枫
一、宝宝鹅口疮原因
1.身体抵抗力还不够强大。新生宝宝的口腔黏膜娇嫩,抵抗力弱,稍有擦损,都会使病菌有机可乘,侵入宝宝的伤口继发感染。
2.盲目用药。现代医学证实,婴幼儿患鹅口疮还与长期、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类固醇药物有关,造成婴幼儿体内正常菌群的紊乱。
卫生习惯找原因:
1.乳头不洁或喂养者的手指伸入宝宝口腔内导致感染。妈妈的内衣、手部的触摸、毛巾等等都会是造成妈妈乳头不洁的根源。而用手指触摸宝宝的口腔,则会将致病菌直接带入宝宝口腔。
2.带菌的医护人员或卫生条件不达标的育婴室,都有可能造成宝宝感染致病菌。
3.忽略用品的清洁消毒。玩具、毛巾、奶瓶、奶嘴、尿布……这些和宝宝时刻亲密接触的物品,如果没有做到及时的清洁和消毒,就有可能成为病菌的传播源。
4.忽略宝宝的口腔清洁。宝宝喝完奶后,须做口腔清洁的工作。否则存留在宝宝口腔内的奶汁也会因长时间变质导致病菌滋生。
二、鹅口疮简单易行的防治方法
预防鹅口疮的最佳方法,应该着重在宝宝口腔的卫生方面,在宝宝每次喝完奶之后或早晚起床后、就寝前,须以干净的纱布,沾水轻轻擦拭口腔内壁及牙床,如此不仅可远离鹅口疮的迫害,更可让宝宝从小就习惯口腔的清洁工作。
妈妈及宝宝的看护人员,都应该注意个人卫生,每次接触宝宝以前要把自己的手洗干净。对于已患鹅口疮的宝宝,母亲喂奶前妈妈应该洗手并用温水擦干净自己的乳头,如果是人工喂养,每次用奶瓶前应先用4%的苏打溶液浸泡半小时,煮沸消毒后再用。宝宝的洗漱用具(脸盆、毛巾、漱杯等)和食具应单独使用,用毕煮沸消毒15分钟。
当发现宝宝口腔内有类似奶瓣的斑块时,不要随便揩洗,以免黏膜损伤引起细菌感染。由于弱碱环境不利于霉菌生长,因此在确诊宝宝患有鹅口疮后,爸爸妈妈可以用消毒药棉蘸2%的小苏打水擦洗口腔,擦洗的时候动作要轻,再用1%龙胆紫涂在患处,每天1~2次。还可以取制霉菌素一粒研成末,加入5ml甘油调匀,涂搽在患处。
三、鹅口疮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1.患病初期,患儿的口腔会充血发红,舌、上下唇内侧、唇内粘膜、颊腭等处出现大量类似白雪、如针尖大小的柔软斑点,不久后斑点融合为斑片,状如奶凝块,可铺满整个口腔粘膜。
2.口腔粘膜出现乳白色、微凸起的斑膜,无痛感,斑块不易擦掉。如果强行擦去斑膜,可见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一,粗糙并有渗血,黏膜会迅速再次生成。
3.鹅口疮不会导致流口水,不影响喂奶,宝宝也没有全身性症状。少数患儿进食时会有痛苦表情。病情严重时患儿可能会因疼痛而胃口不佳、哭闹、哺乳困难,可能伴有轻度发热。
4.受损的口腔粘膜如不及时治疗将会扩大,蔓延至咽部、扁桃体、牙龈、咽喉、食道、支气管,甚至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肺念珠菌病,导致呼吸、吞咽困难。
四、婴儿鹅口疮诊断标准
真菌感染引起的鹅口疮原因比较单纯,不需要进行其他方面的检查,如果宝宝的鹅口疮反复发作,取少量白色黏膜化验,找到白色念珠菌菌丝及孢子,是实验室诊断依据。通过检验能够确定酵母菌的类型,以便医生能更准确给宝宝用药。
婴儿鹅口疮并发病症:
鹅口疮会导致疼痛。长了鹅口疮,宝宝的口腔会有疼痛的感觉,宝宝会因此而拒绝吃奶,造成食量减少、体重增长缓慢。
如果鹅口疮扩散到口腔的后部,有可能殃及食道。食道是食物由口腔输送到胃里的管道。食管一旦受到感染,宝宝吞咽东西就会感到不舒服,甚至会因为怕疼,连水都拒绝喝,这样宝宝就有可能出现脱水。
如果不及时治疗,酵母菌还可能波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当然,弥漫性酵母菌感染是十分罕见的。如果真遇到这种情况,需要采用更有效的抗真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