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如何正确教育青春期的孩子
2015-12-26 来源:快问新闻部 作者:滕飞槐
随着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大,很多孩子褪去了儿童期的懵懂,开始出现青春期叛逆的心理。孩子们不再对父母言听计从,他们不服从管教,有些还凡事喜欢跟家长“对着干”,有些甚至会出现厌学、逃学的情况,让很多父母头疼不已。父母要如何正确教育青春期的孩子?
想要让孩子的成绩提高,首先要先改变以往错误的教育模式。“数落式”和“打骂式”教育不可取,这样除了引起孩子反感之外,没有任何助益,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样做的结果还会让孩子们产生厌学的心理。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要如何正确教育青春期的孩子:
1、唤醒孩子自主学习的意识
如果孩子如果长期都在父母的督促下学习,那么就容易处于被动之中,容易让他们产生依赖的作用,这样不利于他们的学习。家长要学会让孩子懂得怎样自主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自主完成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这四个完整的学习步骤。
2、不要吝啬鼓励
每个人都渴望被夸奖,被承认,这对于孩子也不例外,一味地批评和贬低自己的孩子只会让他们产生自我否认,导致内向孤僻或自暴自弃的心理。孩子学会自主学习,既能使孩子走上成才的道路,又能减轻父母的负担,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成功的体验极其重要。孩子有了成功的体验,会把寻求这种愉悦感内化为自己的习惯。所以当孩子做对事情的时候,父母们千万不要吝啬夸奖他们。
3、相信孩子自己能够学好
每位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父母们千万不要度孩子们是去信心,要擅长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适当地引导和启发孩子自觉主动地学习和创造性地探索,主动地进行自我潜能的开发。想要真正把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出来,就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首先要相信孩子有能力学好,接收到父母的这种心理暗示,孩子会受到鼓舞。试想想,如果连父母都不相信他们能做好,那么怎么可能指望孩子们会自己做好呢?
4、不要让孩子滋生依赖心理
父母们可以在孩子遇到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时候,适当地加以引导,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寻求解决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因为后者会使孩子养成不独立思考的坏毛病。在以后的日子里,当他一碰到稍微难点的题目时,就会不动脑子坐在那里等待着旁边的人给他帮助。这其实就是依赖心理的产生。
5、给孩子主动学习的自由
很多家长不征求孩子的意见,喜欢帮他们包办一切事情,像是帮孩子报名各种兴趣班和补习班,挑选生活用品,购买的衣服款式等等,这不仅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还会在潜移默化中抹杀了孩子的自主意识,让他们在面对很多学习或生活中的问题时变得一无所知,严重缺乏自主意识,有时候甚至变得不敢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而是选择逃避或求助于他人。所以父母要大胆放手,鼓励孩子积极地去决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逐渐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
以上就是针对父母要如何正确教育青春期的孩子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