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伤风感冒该怎么办 什么食疗可以治感冒效果好
2017-05-23 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康傲珊
一、宝宝伤风感冒鼻塞怎么办
1、清洁鼻腔分泌物:可用软棉签轻轻地卷出鼻分泌物,如分泌物过硬,可滴入母乳或清洁的水少许,使其软化后再行卷出。
2、减轻鼻粘膜充血水肿:可将0.5%映喃西林*滴鼻液滴在锦签上,后伸入一例瘴孔轻轻转数周,停留数秒钟后再取出,然后在另一例真孔进行,一日三次。
3、解表通窍:将母乳约50一100毫升挤在小碗中,取葱白(连根)1—2根,洗净后放入奶中,隔水蒸5—10分钟(可闻到葱香味),取出待凉后用小勺喂给婴儿,有解表通窍治疗感冒鼻塞的作用。或按压鼻翼两例鼻唇沟中的迎香穴,—日数次,每次10下,能使阻塞的鼻腔通畅,这样孩子吃奶时不易发生呼吸困难。
4、婴儿感冒初期鼻子不通气,可在晚上睡觉的时,用微烫的姜末放在婴儿脚心,可以使鼻子呼吸通畅,感冒也好的快。方法:姜切丝干锅炒干,炒出姜香味(如果稍微糊也无妨),可将炒好的姜丝放到一个小纱布袋里,再将微热的姜丝纱布袋帖子婴儿脚心即可。(一定要注意姜丝的热度不能太烫,以免烫伤婴儿。)
5、热敷法:鼻子不通气可能是婴儿囟门受凉导致,妈妈们可用厚毛巾在暖气片或者用包在盛沸水的容器外周放热;可在婴儿囟门处暖一会,不断热敷直到婴儿额头出细汗为止,如不能分辨婴儿是否囟门受凉,也不妨一试,这样做对婴儿是没有伤害的。
6、婴儿伤风性鼻子不通气,可用葱白泡水,将葱白切丝(容易入味),放到沸水中,趁热熏婴儿口鼻,此方法对婴儿风寒性鼻塞疗效显著。
7、盐水洗鼻,可用凉开水加盐,用小棉签沾湿,清洗婴儿鼻腔,清洗时动作一定要轻柔,每天清洗可缓解鼻子不通气的症状。
8、如果婴儿左侧鼻子不通气可右卧,同样右侧不通气可左卧;也可用手指轻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1—2分钟,按摩完后喝一杯热开水,可很快缓解甚至消除鼻塞反应。(用时指尖点压按摩,以左右方向刺激比较有效。
二、哪些食疗方治感冒效果最好
感冒初期服用姜汤姜茶 快速祛寒免于恶化
若初染上感冒,出现发冷、头痛、流鼻水的征兆,可用姜加红糖煮碗姜汤或泡姜茶饮用,以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姜是很强的抗氧化剂,可保护肝脏和胃,对治疗发烧、头痛很有帮助,但切记姜也会刺激血液循环,若有发炎、出血之类的情形发生,则不建议饮用,以免恶化。除了姜,也可在饮食方面,多食用蒜头、红辣椒等较辛辣的佐料,既可增味提高食欲,又可帮体内杀菌,同时还能舒缓鼻塞、畅通呼吸道。
感冒中期饮用寒凉性果汁 快速降火助退烧
一旦感冒病状加重开始发烧,出现流鼻涕、喉咙有痰、咽喉肿痛、高热不退等状况,建议补充一些偏寒凉性的水果来熄火,比如把梨炖成汤,据《本草纲目》记载,梨解热、止咳,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治热病,津伤烦渴,痰热,降火生津,但切记别生吃,因水梨属寒性,虽能降火退烧却易让咳嗽更严重。其它像甘蔗、莲藕、椰子的果汁,都是解热良方。
葱豉汤逼汗退烧 四神汤保护肠胃
如果出现烧又并发鼻塞头痛等症状,那么可尝试喝葱豉汤与四神汤。葱豉汤的材料很简单,只需取青葱的葱白部份,再加点豆豉即可完成,《本草纲目》记载葱白可治伤寒寒热,对于刺激血液循环,促进发汗效果会比姜还好,退烧效果尤佳。而四神汤的食材包括芡实、莲子、淮山(山药)、茯苓四种药材搭配猪肚炖汤,芡实防暑降温、莲子清热解毒、淮山化痰敛汗、茯苓可治寒热,不但能退烧,还能根治其他鼻塞、咳嗽的症状,并且能缓解肠胃消化不良。
感冒后期喝银耳莲子百合汤 恢复元气精神好
感冒后期病征减轻后,可以适度吃点新鲜柑橘,这类偏性寒的水果具有缓解口干舌燥、止咳化痰的功效。另外,银耳止咳润肺,莲子清心养神,百合清热解毒,不妨喝碗银耳莲子百合汤,生津润肺,也对感冒后期调养身体有所助益,同时能保护呼吸系统,降低感冒复发的风险。食疗的方式对身体虽有实质疗效,但并非万灵丹,若感冒症状严重到已非食疗能控制时,仍需速速求医,让专业医师诊断,千万不要延误诊治时间,以免并发其他症状,加重病情。
三、感冒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1、对症治疗
休息:病情较重或年老体弱者应卧床休息,忌烟、多饮水,室内保持空气流通。
解热镇痛:如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者,可选用解热镇痛药,如复方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消炎痛)、去痛片、布洛芬等。咽痛可用各种喉片如溶菌酶片、健民咽喉片,或中药六神丸等口服。
减充血剂:鼻塞,鼻黏膜充血水肿时,可使用盐酸*,也可用1%麻黄碱滴鼻。
抗组胺药:感冒时常有鼻黏膜敏感性增高,频繁打喷嚏、流鼻涕,可选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
镇咳剂:对于咳嗽症状较明显者,可给予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等镇咳药。
2、病因治疗
抗菌药物治疗:单纯病毒感染无需使用抗菌药物,有白细胞计数升高、咽部脓苔、咳黄痰等细菌感染证据时,可酌情使用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极少需要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抗病毒药物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而且滥用抗病毒药物可造成流感病毒耐药现象。因此如无发热,免疫功能正常,发病超过两天的患者一般无需应用。免疫缺陷患者可早期常规使用。广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和奥司他韦对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缩短病程。
3、中医中药治疗:具有清热解毒和抗病毒作用的中药亦可选用,有助于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小柴胡冲剂、板蓝根冲剂应用较为广泛。
四、怎样预防婴儿感冒
1.积极锻炼:利用自然因素锻炼体格十分重要,如经常开窗睡眠,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等,都是积极的方法,只要持之以恒,经常进行,就能增强体质,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2.讲卫生,避免发病诱因:衣服穿得过多或过少、室温过高或过低、天气骤变、环境污染和被动吸烟等,都是上呼吸道感染的诱因,应注意防范。
3.避免交叉感染:接触病儿后要洗手,必要时穿隔离衣,隔离不但保护邻近小儿,又可减少病儿发生并发症,在一般托幼机构及医院中可以执行,在家庭中成人患者避免与健康儿接触。病房要实行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温度,消毒出院病人的床铺及常备清洁空床,以便随时接收新病人。如有条件,可用紫外线照射病室与污染地区进行消毒,以免病原全播散。
4.药物预防:卡慢舒,婴幼儿5ml,儿童10ml口服,一日3次,3~6个月为一疗程。左旋四咪唑,2.5mg(kg·d),一周服2天,3个月为一疗程。中药黄芪每日6~9g连服2~3个月。以上药物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小儿应用后可减少复发次数。
5.注射疫苗:最近认为,应用减毒病毒疫苗,由鼻腔内滴及/或雾化吸入,可以激发鼻腔和上呼吸道粘膜表现分泌型IgA抗体的产生,从而增强呼吸道对感染的防御能力。大量研究工作指出,分泌型IgA对抗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比任何血清抗体更佳。由于肠道病毒和鼻病毒的型别太多,很能进行疫苗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