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秋季育儿指南 秋季幼儿饮食小贴士

2017-05-27 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卞千青

一、秋季育儿4大注意事项

  1.多给宝宝喝水。由于天气较夏天的时候干燥,宝宝相对于成年人来说需要补充更多的十分来维持身体的水盐平衡。否则宝宝就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所以需要给宝宝多摄入白开水,不谈菊花茶、乌梅汤等宝宝喜欢的饮品也可以,但是其他的饮料就不要了。

  2.少吃上火的食物。刺激性的东西容易引起宝宝上火,高盐分食品将导致盐分加速流失,油炸食品堪称上火的催生剂,荔枝、桂圆作为温性的水果也是上火的促进因素。

  3.呵护宝宝的皮肤。秋天的天气干燥,在冬天来临之前宝宝的皮肤就会出现干裂的情况,皮肤、嘴巴等等都需要滋润才不至于干裂。由于宝宝的皮肤很嫩,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在给宝宝擦拭的时候不要用质地比较硬的毛巾,同时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宝宝做好皮肤滋润的工作,可以适当使用一些滋润皮肤护的肤品。

  4.冷水锻炼。如果宝宝已经超过三岁了,那么为了增强宝宝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妈妈应该从这时候其就用冷水给宝宝洗手、冲澡等等,不过在洗澡的过程要快,不然让宝宝着凉了,并且洗完之后要及时用干毛巾擦干宝宝的身体。

二、秋季育儿5大诀窍

  不吃生冷

  中医认为“寒凉伤脾”。即使体质好的宝宝也不能天天吃冷饮。除了限制冷饮以外,从冰箱拿出的饮料、酸奶最好放置在室温下15分钟后食用。

  冷水锻炼

  秋季宜用冷水擦洗以提高宝宝对冷的适应能力。冷水擦洗包括冷水洗手、洗脸、擦身、冲淋和游泳。冷水锻炼要循序渐进,先用与体温接近的水,然后逐渐降低水的温度。洗完后用干毛巾擦干。冷水冲淋适合3岁以上的儿童,动作要迅速,浴后用干毛巾擦至皮肤轻度发红为止。

  预防腹泻

  入秋后是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发病高峰期,又称秋季腹泻。妈妈一定要把住“入口关”,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声冷食品,定期给玩具和食具煮沸消毒。

  营养调理

  多给宝宝吃牛奶、豆制品、鱼、肉等高蛋白饮食。多补充玉米、全麦面包、小米、黑米等五谷杂粮,以防秋季便秘。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如菠菜、萝卜、胡萝卜、芹菜、花菜等,也应增加。总之,要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做到平衡饮食,才能减少秋季发病。

  及时打预防针

  及时预防接种,防范冬春季节高发的传染病。一般在注射疫苗后至少一个月,才能在宝宝体内产生抵抗传染病的抗体。

三、秋季幼儿饮食的六大建议

  立秋后,天气逐渐转为早晚凉爽,但白天仍旧热浪袭人。这是因为“立秋”时三伏天还没到尽头,暑气尚未完全消退。所以,立秋之初,天气仍很闷热,人易倦怠、乏力,饮食虽然仍以防暑降温为主,但相对炎夏要有所变化。

  看看专家给出的关于立秋后宝宝饮食的几点建议!

  1.清热解暑要继续

  清热解暑类食品既能消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因此喝些绿豆汤,或者吃些莲子粥、百合粥和薄荷粥很有益处。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

  2.寒凉饮食适当少

  西瓜、香瓜、黄瓜不能像盛夏一样毫无顾忌地大吃特吃了。经过一个夏天后,人们的身体消耗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因此,寒凉类的食物,如西瓜、香瓜、黄瓜等,都要适可而止。

  3.“少辛增酸”益肝肺

  爱吃辛辣刺激食物的人们要克制一下了。夏季吃些辛辣食物可以增加食欲,但是立秋后要适当减少。因为秋天要收肺气,而辛味太盛则伤肺。“增酸”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肝脏的功能,所以要多吃酸味的水果和蔬菜,如橘子、柠檬、猕猴桃和番茄等。

  4.滋阴润肺以防燥

  立秋后除多喝些开水、淡茶、菜汤、果汁及豆浆牛奶等之外,还可以进食些具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作用的食物,如藕、百合、板栗、红枣、银耳、山药、荸荠等。

  5.体重食欲需平衡

  经过炎热的夏季,人们往往胃口大开,进食较多,而秋季又是收获的季节,好吃的食物也特别多,人们往往容易放纵食欲,大吃大喝。这样不但会造成肥胖,还会引起各种疾病,如痛风、痔疮、脂肪肝等,要注意浅尝辄止。

  6.细嚼慢咽利肠道

  饮食中食物的多样、营养的平衡,才能补充夏季因气候炎热、食欲下降而导致的营养不足,应多吃耐咀嚼富于纤维素的食物,如芹菜、玉米等。进食时,细嚼慢咽,既利于食物的充分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完全吸收,又能通过纤维食物保持肠道水分和防治肠燥便秘。多咀嚼可生津润燥,达到防治秋季咽喉干燥的目的。

四、幼儿秋季宜吃什么

  在食物的选择上可考虑增加一些牛肉、鱼、鸡等肉类食品或豆制品;食物在制作方法上多采取炖、炒、烧等方法,多补充一些汤水,以减缓气候干燥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当然,新鲜水果和蔬菜是宝宝一年任何时间都不能被忽略的。以下几款“强身健体,帮助生长”的食谱,可供参考:

  炖排骨 新鲜排骨洗净切成小块,加冷水、姜、葱、大料、少量的醋,用高压锅煮30~40分钟。取炖好的排骨加在宝宝的粥或面条中烹调食用,或直接吃肉,或加菜食用。

  肉、骨头和汤一起吃,既可补充优质蛋白质,同时也是补充钙、磷等矿物质的方法。一些妈妈误认为排骨的营养经过长时间的炖煮已完全溶解到汤中,其实是不正确的认识。

  虾仁蛋饺 新鲜虾仁洗净,加入盐、姜、葱、料酒等,放蒸锅内蒸15分钟后待用。生鸡蛋打匀,将鸡蛋液摊在炒锅中,待上面鸡蛋尚未凝固时加入虾仁,然后把鸡蛋对折成半月形,翻面煎一下即可取出待用。水开后,加入青叶蔬菜和蛋饺,稍加煮沸即可食用。

  虾仁和鸡蛋都是优质蛋白质食物,虾仁还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容易消化吸收,是儿童最佳补充蛋白质食品。绿叶蔬菜可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鱼泥豆腐羹 将鱼肉洗净,加盐、姜,上蒸锅蒸熟后去骨刺,捣烂成鱼泥。将水烧开加入少量的盐,放入切成小块的嫩豆腐,煮沸后加入鱼泥,再加入少量的淀粉、香油、葱花成糊状即可。

  鱼肉含水分高、肌纤维短,容易消化吸收。鱼肉和豆腐都是高蛋白食品,有助于增强儿童的抵抗力,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猪血豆腐青菜汤 猪血、豆腐切成小块,青菜洗净切碎。水开后,先加入少量的虾皮、盐,再加入豆腐、青菜、猪血,煮3分钟,加调料即可。

  猪血是补铁的优秀食品,具有含铁丰富、易吸收、价廉物美等优点。虾皮含有大量的钙、磷,是儿童的补钙食品。

  另外,这些饮食在冬季同样适合宝宝食用,所起的功效也都大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