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偏侧肌肉萎缩症如何治疗 偏侧肌肉萎缩症有哪些症状

2017-05-29 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伍怜寒

一、什么是偏侧肌肉萎缩症

  偏侧萎缩症发于中青年 女性,隐袭起病,多在无意中发现身体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变薄萎缩,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但限于一侧。病变皮肤干燥、 色素沉着、汗腺分泌间杀,与正常皮肤有明显分界线。严重病例出现骨骼萎缩,乳房缩小、 腋毛及 阴毛脱落等。患者肌力正常。 局部活组织检查可见皮肤各层尤其 乳头层萎缩,结缔组织减少,肌纤维变细而数量不减。

  诊断根据病侧身体或面部皮肤及皮下结缔组织,甚至骨骼萎缩等体征。偏侧萎缩症须注意与正常性身体两侧不对称、偏侧肥大症和 硬皮病等鉴别。偏侧萎缩症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偏侧萎缩症进展通常为自限性,到一定程度可自行停止。

  偏侧萎缩症是进展性的偏侧肢体或躯干组织萎缩,表现一侧皮肤变薄,皮下脂肪减少及骨骼变小等。局限于一侧头面部的萎缩称为面侧萎缩症。偏侧萎缩症的病因不清,病理上首先累及结缔组织,特别是皮下脂肪组织,随病情发展逐渐累及皮肤、皮脂腺和毛发,严重者累及骨骼、肾脏及大脑半球。

二、偏侧萎缩症有哪些临床表现特征

  偏侧萎缩症是神经系统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之一。临床表现: 偏侧萎缩症 I型:(脱髓鞘型)是典型的偏侧萎缩症。双下肢呈倒立酒瓶状,或称鹤立腿,同时出现 足弓高耸、爪形趾、马蹄内翻畸形等,行走时表现特殊的跨越步态。表现肌无力、 肌萎缩、肌束颤、 腱反射减退或消失。首发于手部肌、前臂肌萎缩,而后下肢远端肌萎缩者仅见于少数病例。四肢末梢可出现手套状、袜状深浅感觉障碍和一系列植物神经与营养代谢障碍。局部皮肤呈青紫色、皮肤 温度低、溃疡形成等。

  II型:(轴突型)发病晚,成年开始有肌萎缩,部位和症状与I型相似,但程度较I型为轻。

  临床上按症状组合。有多种变异型,如肩胛腓骨肌萎缩型、 视神经萎缩型。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若伴有腓骨肌萎缩。则称腓骨肌萎缩型共济失调,即Roussy-Levy综合征。偏侧萎缩症无特殊治疗。一般以支持治疗和对症疗法,必要时选择外科矫形术。

  偏侧萎缩症又称为Charcot-Marie-Tooth病(CMT),是一组临床表型相同的 遗传异质性疾病。CMT由Charcot、Marie和Tooth(1886)首先报道,是遗传性周围神经病最常见的类型,发病率1/2500。根据神经传导速度(NCV)分为 脱髓鞘(NCV-<38cm/s)和 神经元(CMT2)型(NCV正常或接近正常)。CMT1型根据基因定位分为1A、1B和1C三个洲型,CMT2型分为2A、2B、2C、2D和2E五个亚型,CMT1A型最常见。

三、偏侧萎缩症如何鉴别诊断

  ①远端型肌营养不良:四肢远端逐渐向上发展的肌无力、肌萎缩,该病成年起病、肌源性损害 肌电图、运动NCV正常等可资鉴别;

  ②远端型脊肌萎缩症:肌萎缩分布和病程与CMT2颇为相似,但EMG可证实前角损害;

  ③遗传性共济失调伴肌萎缩:又称Roussy-Lévy综合征,儿童期起病,缓慢进展,表现腓骨肌萎缩、弓形足、脊柱侧凸、四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运动NCV减慢,但有站立不稳、步态蹒跚、手震颤等共济失调表现;

  ④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进展相对较快,CSF蛋白含量增多,泼尼松治疗有效。

  偏侧萎缩症尚未无特殊治疗,主要是对症和支持疗法,垂足和足畸形可穿着矫鞋。由于病程进展缓慢,大多数患者可存活数十年,对证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可通过基因诊断确定先证者基因型,用胎儿绒毛、羊水或脐带血分析胎儿基因型,确定产前诊断并终止妊娠。

四、偏侧萎缩症如何治疗

  由于本病迄今尚无有效病因治疗,主要为对症及 支持疗法。需要社会、家庭 偏侧萎缩症 和医院的共同努力和关心。对于老年人心理支持尤为重要,可采用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1、神经营养药大剂量B族维生素、 三磷腺苷(ATP)、 细胞色素C、辅酶A等均可应用,但疗效差。

  2、对症治疗对有吞咽困难者要鼻饲饮食;可用抗胆碱酯酶抑制剂(如新斯的明),可获得暂时疗效,对肌肉萎缩者可用肌生注射液。对有呼吸困难者可行人工辅助呼吸, 气管切开,避免窒息死亡。

  3、其他治疗近来也有人应用免疫抑制剂、抗病毒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治疗,但疗效不肯定。此外还有肝用氨基酸输液(支链氨基酸)、 蛇毒、 青霉胺等治疗可以有一定的近期疗效。

  4、康复治疗理疗、针灸、电针、按摩、自我锻炼等对控制症状发展有一定效果。

  5、中医辨证论治肢体瘫痪在中医中称“痿”,“痿谓于足痿弱举动不能,如痿弃不用之意”,根本原因为肝肾两虚加之外邪入侵“肺热叶焦” 肾水更亏,水不涵木,故氧耗精伤,筋骨失其濡养,脉络不和而出现本症症状。急性期以驱邪为主,治以清热解毒“抗炎六号”加减方为宜;恢复期扶正为主,治以滋补 肝肾,温补命门,温通督脉之法,可用“地黄饮子”加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