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拉肚子怎么办呢_ 拉肚子的主要原因是哪些
2017-06-12 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陈南琴
一、哺乳期拉肚子的办法是哪些
一、饮食方面。孕妈在哺乳期拉肚子,很有可能是饮食原因造成的,因此孕妈可以从饮食上去缓解这种情况,注意饮食的科学化,因为这关系到宝宝的健康,主食粗细搭配得当,营养全面丰富,饭后适当吃一些水果。对早餐要有一定的重视,早餐后,食物进入胃,可引起胃与结肠反射,增强蠕动,有助排便;适当补充一些增加胃肠蠕动的食物,如蜂蜜、牛奶、番茄、胡萝卜、番薯等;多补充蛋白质,如鸡蛋、瘦肉、鱼等;避免一些一直乳汁分泌的食物,例如韭菜、麦芽以及人参等;刺激性的食物,如烟、酒、茶、酱油等也要避免,哺乳妈妈最好能戒烟,并避免吸入二手烟;除了饮食以外,孕妈还要注意平时的一些生活习惯,不要久坐久立,也不要长时间卧床休息,要保持一定的活动,如散步、产后康复操、做些提肛动作,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二、用药方面。哺乳期拉肚子的孕妈,如果是炎症引起的腹泻,那么在使用药物的时候,应该遵从医嘱,而且母乳还要暂停喂养,孕妈在母乳喂养婴儿的时候,在很多方面都是要注意的,她们服下的的药物会通过乳汁进入到婴儿的体内,因此在孕妈在用药方面要谨慎,遵守合理的用药规则,需要停止哺乳的话必须停止,否则对自身或是对婴儿产生的危害都是很大的。若是由于受凉导致的拉肚子,则注意保暖,喝些生姜葱白汤可以缓解,可以继续哺乳。
二、拉肚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一般是由于晚上没盖好被子,让肚子裸露在外,着凉后就会导致腹泻。肠胃寒凉过度,容易导致功能紊乱,大便糖稀。这种情况通过用开水冲红糖姜水喝可以较快好转。
2、如果不小心吃了被大肠杆菌、沙门菌等细菌污染的食品,或饮用了被细菌污染的饮料后就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等症状。特别是夏天的凉菜,很多小吃店或饭店的凉菜都不卫生,容易滋生细菌,人们吃了会引发腹泻。这时要及时去看医生,吃些药会好的快。
3、有些人吃了过多的油腻食物,或者汤类,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就会腹泻。就是人们常说的“滑肠了”。针对这种情况,一般只要调整好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就会慢慢好起来。
4、如果吃的食物引起过敏,就会导致腹泻。比如有些人纯牛奶喝多了,就容易发生腹泻。因此这样的人要少喝纯牛奶,尽量用酸奶代替。
5、如果人因饮食不当,或者被传染而感染轮状病毒,就容易导致腹泻。这种情况不要使用抗生素,起不了多少作用,可以在家喝些加糖、加盐的水,还可以吃一些收敛的生物制剂等。
三、拉肚子症状是哪些呀
1.胃肠道症状 便意频繁,每次粪量不多并有里急后重感者,病变多在直肠或乙状结肠;小肠病变则无里急后重感。腹痛在下腹或左下腹,排便后腹痛可减轻者,往往为乙状结肠或直肠病变。小肠病变腹泻,疼痛多在脐周,排便后疼痛多不缓解。分泌性腹泻往往无腹痛症状。
2.腹泻次数及粪便性状 急性腹泻每天排便可达10次以上,粪便多稀薄,如为细菌感染(细菌性痢疾)常带血及脓液。如为糖稀或果酱样粪便,提示可能是阿米巴痢疾。稀薄水样便常见于食物中毒。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排出洗肉水样血便,带有腥臭的气味。
3.伴随症状
(1)伴发热者可见于急性细菌性痢疾、伤寒或副伤寒、肠结核、结肠癌、小肠恶性淋巴瘤、克罗恩病、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期、败血症、病毒性肠炎、甲状腺危象等。
(2)伴明显消瘦者可见于胃肠道恶性肿瘤及吸收不良综合征。
(3)伴皮疹或皮下出血者见于败血症、伤寒或副伤寒、麻疹、过敏性紫癜、糙皮病等。
(4)伴关节痛或肿胀者见于克罗恩病、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红斑性狼疮、肠结核、Whipple病等。
(5)伴腹部包块者见于胃肠恶性肿瘤、肠结核、克罗恩病及血吸虫肉芽肿。
(6)伴重度失水者常见分泌性腹泻如霍乱及细菌性食物中毒,也可见于尿毒症等。
四、拉肚子的注意事项
(1)急性期禁食:急性水泻期需暂时禁食,使肠道完全休息。必要时由静脉输液,以防失水过多而脱水。
(2)清淡流质饮食:不需禁食者,发病初宜给清淡流质饮食,如蛋白水、果汁、米汤、薄面汤等,以咸为主。早期禁用牛奶、蔗糖等易产气的流质饮食。有些患者对牛奶不适应,服牛奶后常加重腹泻,要慎用。
(3)根据病情调整饮食:排便次数减少,症状缓解后改为低脂流质饮食,或低脂少渣、细软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如大米粥、藕粉、烂面条、面片。
(4)饮食选择:腹泻基本停止后,可供给低脂少渣半流质饮食或软食。少量多餐,以利于消化,如面条、粥、馒头、软米饭、瘦肉泥等。仍应适当限制含粗纤维多的蔬菜水果等,以后逐渐过渡到普食。
(5)补充维生素:注意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补充,如鲜桔汁、果汁、番茄汁、菜汤等。
(6)饮食禁忌:禁酒,忌肥肉、坚硬及含粗纤维多的蔬菜、生冷瓜果,油脂多的点心及冷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