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儿童早上痰多的原因有哪些 _肺炎痰多时应怎样护理

2017-06-13 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倪绿真

一、儿童早上痰多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儿童早上痰多的原因是什么?有很多小孩,在早上起床的时候,会会感觉喉咙里面有痰,十分难受。这一般是气管炎的症状,是与肺部器官以及相关部位出现了炎症。也可以是因为上火而导致的喉咙炎,要注意的是,引起儿童早上痰多的原因有很多种,具体还应该痰的颜色和喉咙是否发热以及疼痛去判断,不过建议妈妈们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检查出具体的病因,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才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那么儿童早上痰多应该怎么办呢?

  一、妈妈可以给孩子喝一些红糖姜枣,主要材料有红糖,鲜姜,红枣等,以水三碗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愈,有助于缓解孩子痰多的情况,治伤风咳嗽。

  二、芜荽汤,材料有芜荽,饴糖,大米。先将大米洗净,加水煮汤.取大米汤三汤匙与芜荽,饴糖搅拌后蒸10分钟.趁热一次服。对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咳嗽是比较有效的。

  三、可以给孩子喝一些白萝卜蜂蜜,先准备好大白萝卜,蜂蜜,白胡椒,麻黄等材料,.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入碗内,倒入蜂蜜蒸半小时趁热顿服。有化痰止咳的功效。

二、小孩肺炎痰多时应怎样护理

  肺炎病人的痰主要由呼吸道的分泌物、脱落的上皮细胞、部分炎性细胞及细菌所组成。如果痰不能及时咳出,就会阻塞在支气管,加重肺炎患儿病情。因此,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要多加鼓励以咳痰,即通过咳嗽来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所以,肺炎时,应多用祛痰药,少用镇咳药(尤其是含可待因类的止咳药)。年龄较小的患儿,若条件允许可多抱抱,以免肺部长时间受压,发生坠积性充血,使肺炎加重,平时应定期翻身、拍背,以助排痰。

  如果喉中痰鸣、气急、咯痰不畅,应及时吸痰,防止窒息。如痰液较粘稠,宜多饮些水,倘若口服困难,可适当补液以稀释痰液,同时,口服祛痰药物。如化痰片1~2片/次,日3次;鲜竹沥水10-20ml/次,1日3次;祛痰灵5~10ml/次,日3次;棕色合剂1ml/岁·次,1日3次。

  另外,可用α-糜蛋白酶2.5~5mg,氟美松2.5~5mg,庆大霉素4万μ~8万μ,加生理盐水10 ~20ml,雾化吸入,每次15分钟,1日1次。5天为1疗程,化痰效果明显。

三、天冬治疗咳嗽痰多有效果吗

  天冬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味甘苦,性寒,归肺、肾经。具有滋阴、润燥、清肺、降火的功效。所谓药补不如食补,下面介绍一款天冬药膳供大家食用。

  天冬,别名:三百棒、武竹、丝冬、天门冬、明天冬,为百合科多年生攀援性草本植物天门冬的块根,一般秋季采挖,去除须根,用沸水煮或蒸后,再浸入清水中,去皮晒干或烘干,切片使用。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天冬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味甘苦,性寒,归肺、肾经。具有滋阴、润燥、清肺、降火的功效。可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痿、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等症。临床中用于防治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疗效。秋燥伤阴,人们常感咽干、口干,鼻燥衄血,大便燥结。根据天冬的中药特性,此时用其日常调理恰到好处,以解除燥邪难耐的困扰。中药古籍对其多有描述,《别录》曰:“保定肺气,去寒热,养肌肤,益气力,利小便,冷而能补。”《药性伦》述:“主肺气咳逆,喘息促急,除热,通肾气,疗肺痿生痈吐脓,治湿疥,止消渴,去热中风。宜久服。”天冬入肺、肾两经,补肺阴,防肺燥,同时滋肾阴,肾阴者,五脏之阴非此不能滋,足以见其滋润之力。

  现代药理研究,天冬含天门冬素、粘液质、β-谷甾醇及甾体皂苷、木糖和葡萄糖等成分。其体外试验结果表明,天门冬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对炭疽杆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及枯草杆菌等有不同的抑制作用,用于防治气管炎、肺炎、肺结核、肺气肿引起的各种咳嗽痰多、气喘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经药理测试,其还有抗肿瘤作用,可有效抑制白血病白细胞的的生长。此外,天门冬也参与全身的免疫调节,增强体液免疫功能,提高自身免疫力。

  天冬黑豆粥

  材料:

  天冬、黑豆、黑芝麻各30克、糯米60克、冰糖适量。

  制法:

  将天冬、黑豆先用清水浸泡好、并将黑芝麻及糯米洗干净,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共煮成粥。待粥将熟时,加入适量冰糖,再煮1-2分钟即可。

  选材要点:天冬一般呈长纺锤形,略弯曲,表面黄白色,半透明,以肥满,质硬或柔润,有黏性,气微者为佳。

  专家点评

  天冬滋阴润燥,主肺肾之阴。黑豆乃肾之谷,是一种有效的补肾品,内含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养血平肝、补肾壮阴、补虚黑发的功效。与富含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的黑芝麻配伍,补肝肾,润五脏之力增强。本品共奏益肝补肾,滋阴养血之效。对发白齿枯,腰酸腿软,燥热烦渴,肠燥便秘等症有一定改善作用。

  使用天冬时,注意虚寒假热,脾虚溏泄及外感风寒咳嗽或痰湿咳嗽者忌用。

四、化痰止咳有哪些误区

  误区1:咳嗽是坏事

  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与总结发现,受访者普遍对咳嗽理解不透彻,41.1%的受访者将咳嗽视为一种疾病,认为它是不好的。

  据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临床部副主任张挪富教授介绍,其实咳嗽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当呼吸道受到刺激时人体的一种防卫反应。

  咳嗽分为干咳和湿咳,干咳是指没有痰的咳嗽,它往往由于喉炎、强烈气味、大哭、吸入异物等因素刺激呼吸道所导致;湿咳是指有痰咳嗽,需要通过咳嗽把体内的分泌物排出。干咳有可能转变为湿咳。

  咳嗽所产生的呼气性冲击动作,把咽喉内的痰等分泌物排出体外,起到的是帮助清除呼吸道内各种“脏物”的作用。

  误区2:咳嗽扛一扛也能好

  张挪富教授说,很多人认为咳嗽不需要及早用药,扛一扛就过去了,因此既不看病也不服药,最后导致久咳不愈,发展成慢性甚至更严重的疾病。

  调查中有39%的人表示久病成医后会选择自行调理,更有40.7%的人不会去看医生,选择“忍一忍,扛过去”。

  对此,张挪富表示,在有痰咳嗽早期便及时使用祛痰药溶解排痰,以减少呼吸道所受的刺激,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及时遏制病情的发展,加快疾病的痊愈。

  误区3:混淆祛痰药和镇咳药

  调查中仅有5.1%的受访者清楚知道镇咳药和祛痰药在治病机制上的区别;同时,更有七成受访者在使用咳嗽药前不会一直关注其具体成分,这容易导致患者在镇咳药和祛痰药的选择上出现偏差。

  在碰到咳嗽时,很多人更习惯于快速镇咳,把咳止住,但却不知强行服用止咳药,会导致痰液滞留在吸道内,引发二次感染,导致肺炎等更严重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张挪富表示,针对有痰咳嗽,应该先化痰再止咳,并且选择服用含黏液溶解药成分的祛痰药,能使稠厚的痰液黏度降低,便于咳出,从而有效帮助疾病的痊愈。所以,了解咳嗽的制病机制后,才有能力分辨合适的咳嗽药成分,避免错误用药。

  误区4:滥用抗生素

  调查中发现,有80.2%的受访者会在咳嗽时选择服用抗生素,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咳嗽就是有炎症,需要服用消炎药(即抗生素)”。事实上,有12.8%的样本不清楚抗生素针对的是何种原因引起的咳嗽,更有57.5%的样本误认为抗生素针对的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咳嗽。

  “很多人一咳嗽就用抗生素。其实,抗生素针对的是细菌感染,而不少急性咳嗽如感冒引起的咳嗽往往是病毒感染引起,盲目服用抗生素不仅不能治病,反而会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当真正发生细菌感染时,药物就有可能失去疗效。”张挪富纠正到。

  误区5:中药比西药好

  在选择是用中药或西药治疗,大多数人会将药物的毒副作用作为选择的重要指标。在此次调查中,38%的受访者在咳嗽时会优先选择中药,比优先选择西药的人(28.4%)高出近10个百分点。有45.7%的受访者认为西药副作用大;相反地,超半数受访者认为中药治疗温和,23.6%的样本认为中药没有副作用。

  怎样评价有没有副作用?张挪富说,因为研究做得少,中药的成分是什么并不知道。相较之下,西药的成分都会有明确标明,有副作用就写上。对什么有副作用,中药是不写的,但不写不代表没有。

  误区6:止咳化痰治疗偏爱用偏方

  经过对中国家庭偏方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将近八成的受访者寻找并服用过偏方,受访者普遍认为“偏方”是民间智慧的体现,值得相信,持这一观点的人超过半数,还有近24.8%的受访者认为偏方温和且安全。

  对于用“偏方”治疗咳嗽,张挪富表示对于急性咳嗽(持续时间在3周以内)的患者,用“盐蒸橙子”、“冰糖雪梨”等一些止咳偏方,有些的确有一定的基础原理和微弱的保健作用,但治疗咳嗽的针对性不强,只能作为辅助治疗。

  但同时,所谓的“偏方”鱼龙混杂,有些“偏方”甚至反而会加重病情,如吃生姜片止咳,可能会对喉咙产生刺激,导致咳嗽更加严重。因此如果一味地相信偏方,拖延了治疗,反而会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