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中医治疗儿童哮喘]中医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

2017-06-23来源:网络分享 作者:朱海莲


篇一:中医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原因可能与遗传因素、喂养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空气污染加重以及肥胖儿增多有关,同时也是人们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疾病认识的深入和诊疗进一步规范的结果。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好发年龄为2.5岁~6.5岁,以学龄前儿童占绝大多数;自身患有过敏性疾病或家族中直系亲属患有过敏性疾病的患儿发病率较高,几乎所有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特异性体质,包括湿疹、过敏性鼻炎、荨麻疹、药物、食物过敏、过敏原皮试阳性及高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并且这种特异性体质存在遗传倾向。发病诱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首位,其次为吸入相关刺激性气体,再次为运动因素及食物因素。

这种顽固难治、反复发作的咳嗽不同于一般的咳嗽及典型的哮喘,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疾病――咳嗽变异性哮喘。一般的咳嗽病程短,一般5-7天经正规治疗即可痊愈;典型的哮喘喘气、痰鸣明显,肺部听诊可听到典型的哮鸣音,虽也反复发作,但每次急性发作时经解痉平喘治疗后多能迅速缓解。而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隐匿性哮喘或咳嗽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近年来的研究证实,近30%的慢性咳嗽是由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所致,已成为儿科临床常见疾病。

该病以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往往不伴有喘息症状,肺部听诊无哮鸣音等病理体征,故临床易被误诊误治,滥用药物,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本病虽然咳喘症状较典型哮喘程度为轻,但若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部分患儿可发展为典型哮喘,所以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中医认为症候特点是风、热、痰三者相兼为患,故病情复杂而迁延难愈。治疗上宜采用祛风解痉、清肺化痰、顺气降逆之法,可采用清肺、祛风、止咳之中药方,药用炙麻黄、连翘、杏仁、蝉蜕等。痰多者加浙贝母;咳嗽日久者加丹参;动则汗多,面色少华,平素易感冒等偏肺脾气虚者,加黄芪、防风、白术。


篇二:中医分型治疗儿童哮喘


专家指出,儿童哮喘发病率的上升与环境污染和营养过剩密切相关。为什么营养过剩也会导致儿童哮喘发病率的上升呢?

专家介绍,人体气机升降功能失常即会导致各种疾病发生。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脏腑功能娇弱,家长为了给孩子增加营养,常常补以高脂肪、高蛋白类食物。而大量未消化的食物淤积在胃肠之中,必然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食积生痰,痰气上逆,则导致咳喘。因此,儿童营养过剩,体内长期积食,就容易患上哮喘。中医主张分型治疗儿童哮喘:

寒哮  患者平素畏寒怕冷,手足发凉。哮喘发作时无发热症状,咳嗽吐痰多为白色痰液。治宜温化寒痰、降逆平喘。可取射干、干姜、紫菀、杏仁各10~15克,麻黄、半夏各5~10克,细辛2~3克,甘草10~20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

热哮  患者平素体质壮实,喜吃冷饮,大便干燥。哮喘发作时多有发热、口渴、咳嗽等症状。治宜清热化痰、降逆平喘。可取石膏10~20克,麻黄、胆南星各5~10克,知母、杏仁、黄芩、川贝各10~15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

肺气虚  患者多表现为怕风、怕凉,稍活动就会出汗或虚喘,面色苍白,乏力。治宜补养肺气。可取黄芪20~30克,防风、白术、白芍、杏仁、甘草各10~15克,桂枝、白人参各5~10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

脾气虚  患者平时食欲欠佳,或大便溏泄,每天2~3次,全身倦怠乏力,总觉四肢沉重,有时饮食不当可诱发腹泻或引起哮喘发作。治宜补脾化痰。可用人参健脾丸,每次1丸,每日3次。或取白人参、半夏、木香各5~10克,茯苓15~20克,白术、陈皮、苏子、砂仁各10~15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


篇三:中医:小儿哮喘 分期治疗


中医认为,哮喘的病变脏腑在肺、脾、肾三脏。哮喘的病理因素为伏痰。邪毒与伏痰相互搏结,闭阻肺窍,可以导致咳喘、喘鸣等病症。邪毒主要包括外邪和内邪。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哮喘患者近2500万人,其中儿童约占1000万左右。约1/3~1/2的小儿哮喘可迁延至成人。小儿乃纯阳之体,肺娇易病,脾弱易伤,肾虚易损,故小儿哮喘发病率高,治疗困难。

中医将哮喘分为发作、缓解、平稳3期。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原则。我们根据中医整体辨证思想,在发作期,将小儿哮喘分为寒哮、实哮、虚哮。寒哮除了喘息发作,还可见鼻流清涕,咽痒不适,恶寒,痰少色白多沫以及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等症状。治疗方剂可用小青龙汤或射干麻黄汤加减化裁。实哮病程短,起病急骤,哮鸣气喘急作,咳重,神烦面青,舌暗苔厚,脉沉数有力,指纹紫滞。治疗可用定喘汤或射干麻黄汤加减化裁。虚哮病程日久,起病缓,少痰,声低无力,痰壅喉间,汗出体虚及大便不调,小便清长,面色白,舌淡苔少,脉沉无力,指纹淡红。治疗可用射干麻黄汤加款冬花、黄芪等加减化裁。缓解期主要表现为不喘、无哮鸣,咳嗽有痰及舌淡苔薄,脉细等,可用射干麻黄汤和羚桂龙牡颗粒医治。平稳期无临床症状的,可采用芪蛤定喘颗粒治之。

随着人类居住环境、饮食结构、精神压力等相关因素的改变,使得哮喘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采用传统的单一疗法往往效果事与愿违。特别是有哮喘倾向的患儿更应早期干预,注意初级、次级、三级预防。初级预防应包括孕产期的饮食预防。现代研究表明,大量食用高蛋白、高脂肪等食物,可明显增加哮喘的发病率,尤其是父母有过敏及相应的过敏性疾病病史的,更应严加防范。次级预防是指在潜伏期内尽早发现疾病。对于变应性疾病,就是对人群进行筛查后发现的致敏者,有针对性地积极干预。三级预防包括防止疾病加重或晚期后遗症的一切措施。就变态反应而言,如对哮喘或接触性皮炎患儿,要改变其环境及住所,以及针对门诊或住院的湿疹病人制订康复计划。

中医在哮喘病的辨证施治中,严格区分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注意哮喘病内在的微细差别,根据脏腑和身体阴阳、气血的寒热虚实等变化决定诊疗方案。其中急性发作期以肺为保护对象,全力改善其症状。缓解期着眼于治本,以肺、脾、肾为中心进行调理,以达到扶正固本、补足正气、减少发作的目的。“冬病夏治”也不失为中医治疗哮喘的特色疗法。哮喘多在冬春气候寒冷的季节发作,夏季病情较为稳定,大多处于“休整”状态。夏季“正气”多盛,此时“借正祛邪”,利用“伏天”服药或穴位贴敷等办法,确能减少冬季哮喘病的“抬头”。其实,从“冬治”到“夏治”,甚至一年四季皆治,即在发作缓解的稳定阶段,一鼓作气地连续治疗,其效果自然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