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人体中毒的途径 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2017-06-30 来源:网友编辑 作者:康雪旋

一、人体中毒的途径

  (1)道侵入经呼吸生产条件下的化学物质,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经研究证明,在全部职业中毒病例中,有95%是由于工矿企业空气中的蒸气、烟雾、粉尘等各种有毒物质,经呼吸道侵入引起的。人体肺泡表面积约90~160m2,每天吸入空气约12m3(约15kg)。空气在肺泡内流速慢,接触时间长,肺泡上有大量的毛细血管且壁薄,这些都有利于有毒气体、蒸气以及液体和粉尘的迅速吸入,而后由血液分布到全身各个器官而造成中毒。吸入的毒物愈多,中毒就愈厉害。

  从鼻腔至肺泡整个呼吸道各部分的结构是不同的,因此,对毒物的吸收程度就不一样,愈入深部,表面积愈大,停留时间愈长,吸收量愈大。劳动强度、环境温度、湿度、接触毒物的条件和毒物的性能等因素,都将对吸收量有影响。肺泡内的二氧化碳,也能增加某些物质的溶解度,从而促进毒物的吸收。

  (2)经皮肤侵入有些毒物可透过无损皮肤和经毛囊的皮脂腺被吸收。经表皮进入体内的毒物要经三种屏障,第一道是皮肤的角质层,一般分子量大于300的物质,不易透过无损的皮肤;第二道是位于表角质层下面的连接角质层,其表皮细胞,富有固醇磷酯,它能阻碍水溶性毒物的通过,而让脂溶性毒物透过,并扩散,经乳头毛细血管而进入血液;第三道是表皮与真皮连接处的基膜。脂溶性毒物经表皮吸收后,还需有水溶性才能进一步扩散和吸收。所以水、脂都溶的物质(如苯胺),易被皮肤吸收。只脂溶而水溶极微的苯,经皮肤吸收量较少。

  (3)经消化道侵入许多毒物可通过口腔进入消化道被吸收。

  胃肠道的酸碱度是影响毒物吸收的重要因素。胃内食物能促进或阻止毒物通过胃壁的吸收。胃液是酸性,则具有阻止电离作用,因而增加其吸收。胃内的食物,蛋白质和粘液蛋白类等,则可减少毒物的吸收。

  小肠吸收毒物的重要原因是肠内碱性环境和较大的吸收面积。弱碱性毒物在胃内不易被吸收,当到小肠后,就转化为非电离物质被吸收。 来源:

  小肠内分布不少酶系统,可使与毒物结合的蛋白质或脂肪的分解,从而释放出游离的毒物而促进其吸收。在小肠内,物质可经细胞壁直接透入细胞。此种吸收方式,对毒物的吸收起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大分子的吸收。

二、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毒物吸收后,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各组织或器官。由于毒物本身理化特性及各组织的生化、生理特点,进而破坏了人的正常生理机能,导致中毒的危害。中毒可分为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三种情况。有些中毒只有急性型而无慢性中毒现象,如氧化锌烟尘引起的铸造热;另一些主要表现为慢性型,而很少有急性中毒,如铅锰中毒。在职业病中以慢性中毒为多见,急性中毒仅在事故场合出现,危险性很大。亚急性中毒属于急性中毒范畴。下面分别介绍不同中毒情况下对人体的危害。

  急性中毒对人体的危害。急性中毒是指在短时间内大量毒物迅速作用于人体后发生的病变。由于毒物的性能不同,对人体各系统的危害亦不相同。

  对呼吸系统的危害:刺激性气体、有害蒸气和粉尘等毒物,对呼吸系统将会引起窒息、呼吸道炎症和肺水肿等病症。

  对神经系统的危害:四乙基铅、有机汞、苯、环氧乙烷、三氯乙烯、甲醇等毒物,会引起中毒性脑病,表现在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嗜睡、视力模糊以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对血液系统的危害:急性职业病中毒可导致白细胞增加或减少,高铁血红蛋白的形成及溶血性贫血等。

  对泌尿系统的危害:在急性中毒时,有许多毒物可引起肾脏损害,如四氯化碳中毒,会引导起急性肾小管坏死性肾病。

  对循环系统的危害:毒物锑、砷、有机汞农药等,可引起急性心肌损害;在三氯乙烯、汽油等有机溶剂的急性中毒中,毒物刺激β–肾上腺素受体而致心室颤动;刺激性气体引起的肺水肿,由于渗入大量血浆及肺循环阻力的增加,可能出现肺原性心脏病。

  对消化系统的危害:经口的汞、砷、铅等中毒,可发生严重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类似急性肠胃炎的症状;一些毒物,如硝基苯、*、*及一些肼类化合物,会引起中毒性肝炎。

  慢性中毒对人体的危害。由于长期受少量毒物的作用,而引起的不同程度的中毒现象。引起慢性中毒的毒物,绝大部分具有积蓄作用。人体接触毒物后,数月或数年后才逐渐出现临床症状,其危害也是根据毒物的性能,表现于人体的各系统。大致有中毒性脑、脊髓损害、中毒性同周围神经炎、神经衰弱症候群、神经官能症、溶血性贫血、慢性中毒性肝炎、慢性中毒性肾脏损坏、支气管炎以及心肌和血管的病变等。

三、药物中毒的急救方法

  现场判断1.症状:中毒者可出现发绀、呕吐、惊厥、呼吸困难和休克等症状。

  2.毒物接触史:中毒者身边可能会有已拆封的药瓶、药袋或药盒。

  救治机理生活中,毒物主要经口、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毒物被人体吸收后经血液分布于全身,通过抑制酶活性、干扰细胞功能、竞争受体等方式引起人体组织损伤。在急救过程中,通过终止中毒者与毒物接触及催吐、导泻等手段,可减少中毒者对毒物的吸收,为人院抢救争取时间。

  急救步骤1.脱离毒物:让中毒者离开中毒现场,脱掉被污染的衣物、鞋、袜,用肥皂水(敌百虫中毒除外)或大量清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清除口中的异物和残留毒物。

  2.拨打120急救电话。

  3.辨认中毒物品:在病人尚有意识时,向其询问毒物的种类。如果病人意识丧失,或服毒者为自杀,不能或不愿配合救助,可在中毒现场寻找盛装毒物的容器,查看毒物种类。此外,还可以通过气味分辨毒物。有机磷中毒时,呼出的气体有蒜臭味;乙醇中毒时,有乙醇香味;含硫毒物中毒时,有臭鸡蛋味;醛类中毒时,有梨味;硝基苯中毒时,有鞋油味。

  4保持呼吸道通畅:面对昏迷者,让其头部转向一侧,及时清除病人的呕吐物,以防引起窒息。

  5催吐:用蛋清(可用牛奶、豆浆、米汤代替)、木炭粉(可将馒头烧成炭粉)混合后服用,并用手指刺激舌根部催吐。

  6导泻:使用导泻药,加速毒物排出。常用的导泻药有硫酸镁、巴豆粉、果导片等,或者食用蓖麻油等。

四、人体中毒的预防防措

  加强防毒宣传,对被毒死的老鼠、鸡、兔等应焚烧深埋,千万不能食用。

  2.严格管理农药、药品等,并将其放置在小孩不能触及的地方。

  3.服用药物时遵照医嘱,不要超剂量服用;不同的药物不要随意同时服用,以免造成药物中毒。

  特别注意1.救助者要懂得自我保护,防止被毒物污染引起继发中毒。

  2.急救过程中不宜让病人进食,特别是油腻食物。

  3.意识障碍者、抽搐等未得到控制的不合作者、服腐蚀性毒物或石油制品者、呕血者、孕妇及老年人,均禁止催吐及导泻。

  2007年,家住浙江省湖州市的张女士一家在晚饭后陆续出现胸闷、呕吐等症状。张女士赶紧和家人一起到医院急诊。后经诊断,一家人均为有机磷农药中毒。而祸首正是张女士从小贩处买的青菜。

  在生活中,类似的化学中毒事件屡屡发生。如果我们能掌握一些化学药物中毒的急救常识,往往能在紧急情况下挽回宝贵的生命。

  急救口诀远离毒物接触,辨清毒物所属。蛋清炭粉催吐,还需导泻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