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怀孕24周胖8斤正常吗]怀孕期间那些重要检查你都做了吗?

2017-07-03 来源:网络分享 作者:赵笑寒

篇一:怀孕期间那些重要检查你都做了吗?

怀孕期间那些重要检查你都做了吗?

只因没有重视孕期体检,已经怀胎8个月的她不得不将自己胎死腹中的孩子引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年24岁的胡女士近日到解放军第202医院产科问诊,在专家诊室外,她向沈阳晚报记者讲述了自己一段特殊的经历。

母亲O型

篇二:注意:胎儿最怕“糖妈妈”

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孕妇的年龄偏大让妊娠糖尿病发病人数越来越多。解放军306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许樟荣日前在全国首届妊娠糖尿病基础与临床学习班上强调,准妈妈要谨防妊娠糖尿病悄然上身,要防止胎儿成为糖尿病的后备军。

31岁的小吴怀孕18周时查出妊娠糖尿病,这让平时没有什么不适感觉的她颇感意外。医生解释这与她年龄大、进补多、身体胖等因素有关,让她调整饮食,降低血糖。小吴回家后请妈妈帮她控制体重,没想到老人却不以为然:“我怀你时也血糖高,可一生下你,血糖就很快正常了。你也没事儿,胖胖的,8斤多呢!”

来无影去无踪,影响不大,无需治疗,妊娠糖尿病只是一个匆匆过客?

解放军306医院糖尿病中心副主任刘彦君忧虑地指出,小瞧妊娠糖尿病可是大错特错,它是糖尿病家族最危险的“杀手”,不仅危害母体健康,导致羊水过多、分娩困难等妊娠过程不顺,令30%的患者会转成2型糖尿病,而且影响胎儿发育,增加巨大儿、畸形儿几率,并使孩子一出生就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小吴重蹈母亲的遭遇,很大程度上是该病当年种下的“祸根”。由于母亲没有治病,小吴的胎儿期如在“糖水”中度过,身体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受到母体糖代谢紊乱的干扰,胰岛功能受到损害。当她怀孕时,“先天不足”的胰腺在负担加重的应激状态下,功能失常,代谢紊乱,血糖陡升,糖尿病发作。

进食过多、运动减少、体重增加、年龄增大等是糖尿病发病的环境因素,因此预防妊娠糖尿病一定要控制体重。在妊娠糖尿病发病率低的日本,孕期体重增长常被控制在6-8公斤内,我国的标准是10-12公斤。专家提醒准妈妈们进补要适度,夏天也不要无限量地敞开吃水果。而一旦发现病情,应及时医治,大部分患者采取饮食疗法就能控制症状。

许樟荣主任指出,妊娠糖尿病最大危害是“培养”糖尿病的后备军,所以,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4000万糖尿病患者的国家,作好妊娠糖尿病的预防就更为重要,许主任提醒有糖尿病家族史、多次妊娠史、年龄30岁以上、体重超标的高危人群,怀孕18周时,进行妊娠糖尿病筛查,普通人群怀孕24周时也做筛查。

篇三:吃得好运动过少准妈妈被迫引产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同事或朋友怀孕了,一家老小把她当宝一样供起来,给她吃好的,尽量少运动。有的准妈妈还特地请假,每天躺在床上休息,就怕不小心动了胎气。

这样的保胎法正确吗?

昨天,宁波市妇儿医院产科主任范琦慧给记者讲了个病例,一位近40岁的妇女,通过试管婴儿的技术怀上了双胞胎,可因为吃得多,运动少,24周后被查出高血压,被迫引产。

光吃不动

双胞胎婴儿被迫引产

这个准妈妈是位40岁高龄产妇,一直想要个孩子,始终没有如愿。前不久,通过试管婴儿的技术,终于怀上了,而且还是双胞胎。这个消息乐坏了全家老小。她马上成为男女双方家庭的中心人物,家里的老人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做吃的,就怕她吃不下。

孕妇本人也非常珍惜这两个来之不易的孩子。怀孕后,马上向单位请假在家休息。她怕万一走路摔跤胎儿出现意外,除了吃饭、洗澡,其余时间索性都躺在床上。

可问题出现了,因为营养过剩,运动又少,孕妇一天天变胖,孕期24周时,她被查出高血压。不引产,孕妇会有生命危险。无奈,一家人只好含泪打掉了两个来之不易的孩子。

不少产科医生

挺着肚子上夜班

宁波市妇儿医院产科范主任说,这位孕妇属于过度保胎。一些市民对保胎存在认识误区,想千方百计把孕妇保护起来,甚至把她们当病人。其实,除了习惯性流产病人,如果孕期指标正常,完全可以按平时的方式工作生活。

“该干嘛还是干嘛。之前在散步的,怀孕后可以继续散步;之前在游泳的,怀孕后可以继续游泳。当然,剧烈运动应避免,也不能太过劳累。”范主任说,他们科室里不少医生怀孕后,工作生活节奏没太大变化,照常上夜班,七八个月身孕了仍然上手术台。个别人在家里吐得厉害,索性到单位工作,症状反而好了。当然,也有一些请假休息的。

“在家里,如果老人总是提醒你注意这注意那,孕妇会有心理压力,”范主任说,孕妇心理压力过大,反而对胎儿不好。当然,如果孕期指标出现问题,还是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吃得多动得少

还容易生巨大儿

范主任说,目前的普遍现象是,营养过剩的准妈妈增多,出生的巨大儿也因此越来越多。

宁波市妇儿医院统计,医院出生的婴儿中大概有10%属于体重大于4公斤的巨大儿,去年最重的一个男婴出生时有11斤4两,相当于一个已经养了三四个月的正常婴儿。

范主任印象深刻的是,去年9月份一个病人,孩子8斤7两,由于体形太大,把妈妈的子宫撑得变了形。孩子剖出来后,由于子宫失去弹性无法正常收缩,妈妈大出血三千毫升。医生们抢救了4个多小时,才把她的命和子宫给保了下来。

范主任说,胎儿体重超标不但增加妈妈和孩子分娩时风险,而且,巨大儿的妈妈和孩子往往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他们的糖尿病的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此外,还曾有科学家作过这样的对比实验,在对1000个孩子的追踪随访中,发现巨大儿的平均认知水平,要比普通孩子略差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