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甲状腺炎治疗方法有哪些 引发甲减的原因有哪些
2017-11-27 来源:网友编辑 作者:赵夏青
一、甲减是怎么引起的
1、甲状腺炎引起的,以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为主要原因,产生甲状腺抗体,引起甲状腺滤泡破坏,最后机化萎缩所致,称之为特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2、结节病:约有10%累及甲状腺,也可致甲状腺素合成、分泌不足,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甲亢中的自发甲减,可能系合并自身免疫甲状腺炎所致。
3、情志刺激:由于精神刺激,导致肝气郁结,肝郁致脾虚,则运化失常,内生湿痰。
4、饮食不当:由于饮食不当,损伤脾胃,中气不足,运化失常,饮食水谷不得运化,痰饮内生;痰湿壅盛,阻碍气机,损伤脾阳。脾为后天之本,脾阳虚弱,日久则肾火滋养,以致脾肾双亏,则见食欲不振、畏寒肢冷、嗜睡懒动、全身浮肿等症状。
5、下丘脑病变:某种原因所致下丘脑功能减退而引起促甲状腺释放激素减少,最后导致促甲状腺素、甲状腺素减少。
6、外邪侵袭:多见风热毒邪,从口鼻入侵,毒邪结聚于颈前,则见咽部及颈前肿、痛;若过用寒凉之物,内伤阳气,虽颈部热毒祛除,疼痛消失,但可见发音低沉、怕冷,甚至浮肿等症。
二、甲减的治疗都有什么方法
一、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引起甲减的主要病因是由于机体的甲状腺激素缺乏,所以可以采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在补充了甲状腺素制剂后,可以快速奏效并且疗效显著,而继续服用适量的甲状腺激素制剂,还可以对患者稳定病情起到积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甲状腺激素制剂有左甲状腺素和甲状腺片两种。
二、病因治疗,如果患者有病因可去除,应进行病因治疗。如因为药物而导致的甲减,在减量或停用后,甲减可自行消失。缺碘性甲减患者应给予补碘,而高碘化物导致的甲减应停用碘化物。如果是下丘脑或垂体有肿瘤,在进行了肿瘤切除术后,甲减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这些有病因可循的甲减治疗中,在原发病得到治愈后,甲减也会消失或者减弱。
三、中医治疗,对于甲减的治疗方法还有传统的中医治疗,中医治疗甲减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药物的调理和疏通经络来达到治疗的目的,这也是甲减的常见治疗方法之一。
三、患上甲减的症状有什么
1、幼年型的甲减病:因甲状腺激素影响脑发育及骨馅形成,所以幼年甲减的早期症状常会出现智力障碍、痴呆、身材矮小、眼距宽、鼻梁塌陷、唇厚、舌大外伸,表情呆滞、聋哑等较多。
2、成年型的甲减病:起病缓慢、隐袭。甲减的早期症状轻微者由于垂体代偿性分泌TSH增加,尚能维持甲状腺激素在正常范围。病情进一步发展,早期表现为出汗减少、乏力、怕冷、嗜睡、智力减退、体重增加、便秘。甲减的早期症状一般都有哪些表现?甲减病严重者呈黏液性水肿面容:面颊及眼睑浮肿、眼裂变窄,鼻翼及唇变厚,舌大而发音不清,声音嘶哑,毛发稀疏干脆,睫毛和眉毛外1/3脱落。皮肤呈蜡黄色,粗糙而少光泽、干而厚、冷而鳞屑多,以手、臂、股部明显,有非凹陷性黏液性水肿。神经精神系统表现为反应迟钝,理解力和记忆力减退,视、听、触、嗅觉均迟钝,伴耳鸣、头晕。
甲减病患者的早期可呈抑郁,易激惹、痴呆、幻觉、精神失常。跟腱反射减退,脑电图异常。血液系统表现较轻,中度贫血,少数甲减病患者可有恶性贫血。消化系统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顽固性便秘,少数发生麻痹性肠梗阻。泌尿系统表现为肾血流量降低,酚红试验延缓,轻度蛋白尿。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动过缓、心音低钝、心输出量减低、循环时间延长。心电图表现为低电压、P-R间期延长、QRS时限增加。
四、甲减病人的饮食宜忌有哪些
生活上要注意保暖,晨练宜晚不宜早,甲减患者的身体产热量下降,免疫力以及抵抗力较差,比一般的人更容易受寒感冒,所以也就更应当注意防寒保暖。
适合食用性温和的食物,禁食寒凉食物,中医认为,各种食物有寒凉温热之性,如众所周知的多吃辛辣容易上火,多吃冷饮就容易伤胃。中医认为阳气有温煦机体、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阳虚则寒。甲减患者怕冷、喜热、乏力,多属中医的阳虚,适宜进食温补。
足量蛋白质:人们每天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蛋白质代谢平衡,在甲减时,小肠粘膜的更新速度会有所减慢,而且消化液分泌腺体也会受到影响,这回导致酶活力下降,所以人们应补充必需氨基酸,以改善病情。
限制脂肪:甲减喊着往往会伴有高脂血症,这在原发性甲减中较为常见,所以应限制患者脂肪的摄入量。应尽量减少食用动物性脂肪,患者可以选用植物脂肪来食用,避免胆固醇过高。
纠正贫血:患者应摄入丰富的维生素,对于有贫血的患者应注意补充富含铁质的饮食、补充维生素,常见含丰富维生素食物如动物肝脏,在必要时还可为患者供给叶酸、肝制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