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怀孕脚水肿怎么办 孕期水肿治疗的小方法

2017-08-05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王晓夏

一、怀孕脚水肿怎么办才好啊

  1、首先要确保进食足够量的蛋白质。每天一定要保证食入畜、禽、肉、鱼、虾、蛋、奶等动物类食物及豆类食物。这类食物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贫血的孕妇每周还要注意进食2—3次动物肝脏以补充铁。

  2、要进食足量的蔬菜水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它们可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加强新陈代谢,还具有解毒利尿等作用。孕妇每天不应忘记进食蔬菜和水果。

  3、不要吃过咸的食物。水肿时要吃清淡的食物,不要吃过咸的食物,尤其是咸菜,以防止水肿加重。

  4、控制水分的摄入。水肿较严重的孕妇应适当控制水分的摄入。

  5、少吃或不吃难消化和易胀气的食物(如油炸的糯米糕、白薯、洋葱、土豆等),以免引起腹胀,使血液回流不畅,加重水肿。

二、孕期水肿哪8招巧消肿

  第1招,脚部垫高&抬腿

  如果轻微的下肢水肿,建议晚上睡觉时,将脚部垫高,水肿自然就会消退一些,平时坐著的时候,不要翘二郎腿,以免阻碍静脉的回流,可将双脚放于小板凳上,躺卧时,则用枕头垫高双脚,而每天睡前可做抬腿动作,以利静脉回流。

  第2招,左侧卧躺睡眠

  怀孕中后期,肚子将随之变大,右侧卧躺容易压迫到下腔静脉,朝向左侧卧躺的姿势睡眠,有助于下腔静脉血液回流顺畅,比较不会造成下肢水肿,也可减轻静脉曲张的症状,提升睡眠品质,但睡眠时仍然可以自由变换睡姿。

  第3招,按摩腿部

  按摩小腿及脚背,可以舒缓水肿,若肚子太大而无法按压,可以请老公协助按摩,或是找专门孕妇按摩的店家,而按摩时可由下往上按,从末端往心脏的部分按摩,让淤积的血液回流至心脏,增进血液循环,若是按摩方向错误,可能会使水肿更严重,务必多加注意。按摩力道只要孕妈咪觉得舒服即可,睡前按摩还可以同步改善孕妈咪失眠的症状。

  第4招,泡脚

  泡脚可以使末梢血管扩张,增强挤压血管力道,让静脉能够回送血液,使得多余水分不易堆积四肢末端,以摄氏40至42度的热水泡20分鐘,泡脚是利用渗透压原理,刺激末梢神经,改善下半身循环不良的问题,泡脚时,水深起码要高过脚踝,最好到达小腿肚,因为脚踝是人体经脉运行到脚掌的枢纽。

  第5招,避免维持同姿势

  孕妈咪水肿的原因大多是血液循环不佳,所以不要久坐或久站,以免影响静脉回流,平时要多站起来走动,稍微活动一下筋骨,如散步、伸懒腰或手脚甩动,可舒缓血流不顺的状况。即使只是在住家附近公园散步,也都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

  第6招,控制孕期体重

  如果体重超重,会增加孕妈咪的身体负担,更不利于静脉回流,因此建议整个孕期的体重增加,应控制在12至15公斤以内。

  第7招,穿弹性袜预防

  如果因为平常工作必须久坐或久站,担心自己腿部伸展不足,可以从怀孕中期就开始穿孕妇专用的弹性袜,藉此来减轻腿部受到的压力,改善下肢静脉循环。

  第8招,充分放松休息

  对于孕妈咪来说,充分休息是必须的,只有在全身放松的时候,体内器官才能好好休息。如果身心过于劳累,会增加肝脏、心脏、肾脏的负担,甚至造成内分泌失调。所以,孕妈咪必须衡量自己的身体耐受度,保有适当的工作量及充分休息,才能帮助孕期更顺利。

三、孕妇脚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啊

  1、怀孕后,孕妇从怀孕第6周开始血容量就逐渐增加,34周达到高峰,并在这个水平上一直维持到产后两周才恢复到孕前水平。血容量可比非孕期增加40%左右,所以血容量增加后,组织间液也会增加。

  2、由于血液增加时,血浆的增加比血球等的增加要多,所以,血液成分会相对稀释,血浆白蛋白的相对浓度也比非孕期时要低。而血浆白蛋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成分。孕期血浆渗透压要比非孕期低。这样就使血流中的水分容易渗透到组织间液中,从而造成下肢水肿。

  3、妊娠后子宫增大,使骨盆内压力增高,从而使下肢静脉血流受到影响。这也是下肢浮肿的重要原因之一。孕期浮肿如果休息或睡眠后见轻,是属于生理性的,不必担心。

  以上的几个浮肿原因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水肿明显,且无缓解,则应进一步检查有无其他妊娠合并症,及时诊断与治疗。

四、孕期病理性水肿见于哪些情况呢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水肿出现时间早、程度重,或者原有的水肿突然加重,严重者可出现腹壁、颜面、上肢水肿。常伴有尿蛋白阳性、低蛋白血症、血压升高,以及大脑、视网膜、肝脏、肾脏等脏器受累等症状。比如,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眼花、视物模糊、上腹部不适。

  如不重视,可能出现子痫抽搐、脑血管意外、胎盘早剥、突发胎死宫内等严重后果,危及母儿生命。因此,如孕期出现严重水肿,或水肿突然加重,应及时就诊,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同时,孕期应注意监测血压。

  2.下肢静脉血栓

  形成原因主要是孕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同时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下肢血液回流不畅。

  下肢静脉血栓会影响肢体血供,引起相应的症状,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下肢突然肿胀、青紫、皮温低,行走或站立时患侧肢体疼痛,双下肢腿围不相等。除了影响肢体血供,最严重的后果为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从而引起孕妇猝死。因此,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

  孕期为了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睡眠时左侧卧位,适当抬高下肢。同时应避免久坐。这样不仅可以改善子宫胎盘血供,还可以减少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下肢静脉回流。

  3.其他情况

  如孕妈妈有心脏、肝脏、肾脏方面的疾病,也可能引起病理性水肿。此类患者多有相应基础疾病的病史,不难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