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冬天腹泻怎么办才好 冬季如何预防小儿腹泻
2017-09-26 来源:网友编辑 作者:齐尔珍
一、冬天宝宝拉肚子该怎么办
1、及时补充液体
对于宝宝拉肚子,护理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及时的补充水分,因为在宝宝多次拉肚子的时候会同时丢失很多的水分,这时候需要保证孩子身体充足的水分,可以多喂一些水或者米汤等,最好喂服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内含有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钾、枸橼酸钠等成分,可补充因拉肚子、呕吐所丢失的电解质及体液,调节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服用方法是将一小袋从药房购来的口服补液盐按指示用液体冲调至要求的浓度,在一天内分多次服用。服用量的多少以“丢失多少,补充多少”为原则。
2、及时调整饮食
拉肚子宝宝饮食治疗的原则是:调整饮食、继续进食。母乳喂养的宝宝应继续母乳喂养,若宝宝不是母乳喂养,可用其日常食用的奶或奶制品继续喂养。 6个月以上的宝宝可继续吃已习惯的平常饮食,如苹果泥,每天2~3次,每次30~60克;苹果汤,苹果1个洗净切碎,加盐0.8~0.9g克,糖5克,水 250毫升共煎汤分2~3次饮用,苹果内含有鞣酸,具有止泻作用。还可以喂些粥、面条、鸡蛋、蔬菜等。但加工要细、使之容易消化。避免在拉肚子时变化食物品种或给予不易消化的食物。
3、做好消毒卫生
护理感染性拉肚子的宝宝,应做好消毒隔离,食具、水杯、水瓶要经常消毒。衣物要勤洗、勤晒。护理宝宝后的双手应反复清洗后,再做其它事情。
4、保护好宝宝的小屁屁
由于宝宝排便的次数增加了许多,所以会不断地污染小屁屁。而且,拉肚子时排出的粪便对皮肤刺激较大。因此,宝宝每次排便后,妈妈都要用温水(尽量不要用肥皂或消毒液)清洗小屁屁,最好用柔软清洁的棉尿布,且要勤换洗,以免发生红臀及尿路感染。如果小屁屁发红了,应将它暴露在空气中自然干燥,然后 涂抹一些尿布疹膏。
5、注意观察记录
护理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并记录大便次数、性状、颜色及量的变化,为医生制定治疗计划提供依据;还要注意观察病情,如果宝宝在家治疗护理期间病情不见好转,出现水样便次数频繁,口渴明显,双眼凹陷,尿量明显减少等脱水表现及高热等症状,应带宝宝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6、腹部保暖切莫忘
拉肚子的宝宝往往因肠道痉挛引起腹痛,腹部保暖可缓解肠道痉挛,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宝宝睡觉时应盖好腹部,防止受凉;环境温度过低时,可用热水袋热敷,但应掌握温度避免烫伤宝宝;喝些热饮料或用温手揉摸宝宝的腹部。
二、冬季预防小儿腹泻的方法你知道吗
一、预防
1、注意喂养卫生
鼓励母乳喂养,尤以生后数月最为重要,因为母乳最适合宝宝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母乳中含有IgA,有预防感染轮状病毒的作用。如果人工喂养则要注意饮食卫生,每次喂食前用开水洗烫食具,最好每日煮沸一次。
2、按时添加辅食
一般来说,从宝宝4个月开始就可以给宝宝逐渐添加一些辅食,如蛋黄、米汤等,及时为宝宝添加辅食可以满足宝宝营养需要,增强宝宝体质。
二、居家护理
1、预防脱水
宝宝腹泻很容易脱水,当宝宝不思饮食时,应该给宝宝服用生理盐水,服用量一般为第一个4小时服完20ml~40ml,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
2、保持营养
腹泻的宝宝体内营养物质丢失较多,应给他足够的食物以预防营养不良,但需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则,根据宝宝的适应能力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3、合理用药
由于秋冬季腹泻多由病毒引起,所以无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做好脱水的预防和液体的补充,大多数宝宝可在几天内自愈。
三、冬天婴幼儿腹泻多爱反复要注意
冬季婴幼儿腹泻之症状:
一般来说,宝宝患上腹泻的时候,常常会伴随着各种生理症状,这种感觉是非常难受的,譬如发烧、咳嗽、流鼻涕等,这是因为宝宝的腹泻多是消化道出现了病毒感染,在呕吐、吐奶、胃出血等肠道症状出现之前,呼吸道问题就已经出现了。
除此之外,秋冬季婴幼儿腹泻往往发病急,持续天数长,少则一天数次,多则一天数十次,腹胀腹痛肠鸣就更是频繁,而且腹泻的宝宝拉出的粪便多数都是稀薄的水样的,颜色为淡黄色或者是黄绿色,有粘液。
冬季婴幼儿腹泻之注意事项:
在宝宝患上腹泻期间,爸爸妈妈们要多给宝宝喝水,避免宝宝脱水,除此之外,要增加一些流食的摄入,譬如如牛奶、藕粉、菜汁、果汁、鸡蛋汤、软面和稀粥等。多给宝宝吃一些蔬菜以及水果,不要给宝宝吃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冬季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常识就是以上这些,不知道爸爸妈妈们是不是都已经了然于胸了呢?照顾宝宝不容易,照顾生病的宝宝会更辛苦,为了宝宝的健康,爸爸妈妈们要多花一些心思,多用一些耐心,为脆弱的腹泻宝宝送上更多的关爱。
四、婴幼儿腹泻难愈试中医
一、婴幼儿腹泻病因多多
1.病毒性肠炎
主由轮状病毒引起。北京地区多发生在8~12月,以10~11月最多。多发生在2岁以下小儿。潜伏期1~3天。起病急,早期出现呕吐,多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体温常在38~40℃。腹胀较明显,起病1~2日即开始排水样便,大便稀薄、色淡,有时呈白色米汤样或清水样,粘液少,很少腥臭味。多伴严重口渴及烦躁。脱水多呈轻度或中度等渗或高渗性,极少低低渗性。抗生素治疗无效,多在5~7日内自然痊愈。偶见危重病例末期出现紫绀,可能与微循环障碍或心力衰竭有关,终至不救。
2.空肠弯曲菌肠炎
病例有逐渐增多趋。平均潜伏期3~5天,如感染量小,潜伏期延长。腹泻前可有发热、腹痛等前驱症状,偶可出现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本病发病季节性不明显,以1~3岁最多,大便常带血,镜检可见白细胞。确诊依靠细菌学检查,恢复期血清抗体明显升高。
3.耶氏菌肠炎
耶尔森菌可引起小儿急、慢性胃肠炎,国内较少。主要表现为腹泻、发热、及腹部绞痛。约25%患儿便中带血。虽有少数迁延,多数患儿呈自限性,数日后自愈。
4.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很少为原发性,多继发于口服大量广谱抗生素后,症状与病程常与菌群失调的程度有关,有时在慢性痢疾基础上继发。主要表现为呕吐、发热、腹泻。呕吐常在发热1~5日前出现。腹泻初期大便呈黄绿色,3~4日后多变为有腥臭味的暗绿色水样便,每日可达10~20次或更多。体液丢失较大肠杆菌肠炎多,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症状重,甚至发生休克。大便中常见灰白色片状伪膜(将少量大便放在生理盐水内,可见伪膜漂浮水上),对临床诊断有帮助。大便粘液涂片可见多数脓球和革兰氏阳性球菌。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
5.真菌性肠炎
多并发于其他感染,如大肠杆菌肠炎久治不愈者。多数有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史。在便每日3~4次或稍多,黄色稀水样,偶呈豆腐渣样,有的发绿,泡沫较多,带粘液。大便镜检有真菌孢子及菌丝。广西曾报道3例毛霉菌肠炎死亡病例,病史6天~3个月,黄绿水便,偶带粘液,镜下有红白细胞。尸检查到肠道血管内及周围大量毛霉菌。
二、婴幼儿腹泻的中医角度
婴幼儿腹泻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肠道病毒而引起肠道消化功能紊乱的一个综合征。以大便稀薄,便次增多,或如水样为特征。属中医学“腹泻”、“泄泻”范畴。
捏脊疗法:患儿俯卧,医生以两手拇指、食指顶住病儿皮肤,自长强穴(尾骨部)沿脊柱至大椎穴(平肩处)提拿皮肉,中间不要脱手,连捏3遍,每日1次。对脾胃虚弱,久泻不愈的患儿疗效较好。
调整饮食:一般轻度腹泻仍可喂母乳,但应缩短喂奶时间,延长间隔时间。如牛奶喂养,应将牛奶比平常更稀释些,并去掉上面一层奶皮。稍大的幼儿,应给易于消化的粥类。腹泻重者,应暂时禁食6~8小时,使胃肠道得到很好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