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口腔清洁应该怎么做 宝宝口腔保健常识
2017-09-20 来源:网络分享 作者:仇书芹
一、给宝宝做口腔清洁的方法
俗话说病从口入,宝宝还小没长牙没学会刷牙漱口前都需要妈妈帮助其清洁口腔,这样才能保持口腔干净,不容易生病。
食物残渣留在口中,会与细菌混合在一起,形成一层薄膜粘附在牙齿上,形成牙菌斑,经过长时间的停留,会对牙齿产生脱钙作用,慢慢导致龋齿。新生儿的口腔中并没有这种细菌,通常是经由母亲或照顾者的唾液传给婴儿的。另外,母乳或配方乳中含有乳糖,如果孩子经常含着奶瓶睡觉,或有夜里喝奶的习惯,就可能造成龋齿。
特别是宝宝喝完奶,如果不及时进行口腔清洁,还有奶残留在口腔内容易滋生细菌,从而导致口腔溃疡或咽喉炎等。宝宝的口腔比较小,给宝宝做口腔清洁时要注意手法和技巧,下面小如就和妈妈们共享一下给宝宝清洁口腔的正确方法。
首先,准备几块纱布,大小和妈妈的手掌差不多,再准备一杯温开水。
然后,妈妈用一只手抱住婴儿,另一只手准备给宝宝清洁口腔及牙齿。把纱布裹在食指上,用温开水把纱布沾湿。将裹覆纱布的食指伸入宝宝口腔内,轻轻擦拭宝宝的舌头、牙龈和口腔黏膜。
记住,对已长牙的宝宝,由于宝宝的乳牙面积较恒牙小且矮胖,应该采用水平式的横向刷法刷牙。所以,请妈妈以食指裹住湿的纱布,水平式横向擦拭清洁乳牙。
选择光线充足的环境,以便清楚观察口腔的每一部位。给长出小牙的宝宝“刷牙”时,可对其唱歌、讲话,让他感觉到清洁口腔是令人愉快的事情。
另外,对于2岁以内的宝宝,可在餐后喂开水清洁口腔;2岁以上的宝宝可以开始教其漱口。让宝宝将温开水含在嘴中,然后鼓动双颊及唇部,用舌头在口腔内搅动,使漱口水高速反复地冲击口腔各个角落,将口腔内食物碎屑和部分软垢清除。做这些动作之前,家长最好先示范一遍漱口的方法,孩子的模仿力是很强的。
要提醒一点的是,为预防奶瓶性龋齿,要避免宝宝含着奶瓶睡觉。如果宝宝一定要含着奶瓶才能入睡,必须先清洁奶瓶奶嘴,并且只能装白开水。
宝宝口腔干净,感染细菌的几率会自然减少,也会自然少生病,妈妈照料起来也比较轻松和舒心,所以在平时宝宝的饮食中,要注意培养其良好的卫生习惯,主食后注意给宝宝来点白开水漱口,慢慢的宝宝就习惯了这个节奏,养成主动刷牙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宝宝长牙期口腔保健
1岁之前会长牙
从宝宝出生开始,爸妈就要为宝宝清洁口腔。
等到长出乳牙时,更要为宝宝彻底做好牙齿清洁的工作,才能维持口腔健康,预防奶瓶性龋齿的发生。
时间 许多宝宝大约在6~7个月大时,开始长出第1颗牙,到了1岁,通常已经长出6~8颗乳牙。不过,并非每个宝宝长牙的时间和顺序都一样,只要在1岁之前长出第1颗牙齿,就可以算是正常。
征兆 宝宝要长牙时,牙肉的地方会有一点鼓鼓的,甚至会有红肿的感觉。这是牙齿要突破牙肉表面的前兆。
顺序 一般而言,宝宝长出的第1颗牙,是在下颚正中间,称为“下颚正门齿”。每个宝宝的情况不一定相同,也有先长上颚门牙的宝宝,但大多还是先长出下颚门牙。在下颚正门齿长出后,会陆续长出下颚侧门齿、上颚正门齿、上颚侧门齿、后方臼齿,约3岁前会长齐20颗乳牙。
不适 当宝宝长出第1颗牙时,爸妈可能就会发现宝宝比以前更会流口水,还经常把东西放入嘴里咬。这时候的宝宝可能会有点不舒服,而且情绪也较容易起伏。爸妈可在清洁口腔时,顺便帮宝宝按摩牙肉,舒缓宝宝不舒服的感觉。但是,长牙时并不会高烧不退,或者有上呼吸道不适,例如咳嗽、流鼻水等症状。若有这类症状的发生,并非长牙引起的,一定要尽快就医治疗。
奶嘴VS长牙
也许有许多爸妈都有这样的疑虑,“吃奶嘴到底会不会影响牙齿的发育?”正确使用奶嘴的情况下,是不会影响宝宝牙齿发育的。有的宝宝因为吸吮奶嘴过于用力,而影响了前门牙的咬合,形成了“暴牙”。甚至有的太过用力,连整个齿槽骨(包围牙齿的骨头)也都变形。就算换成恒齿时,也是一样暴牙。如果宝宝常常把奶嘴吸坏,就要注意是不是有过于用力吸吮的问题。
三、宝宝长牙期需要看牙医吗
长牙前先看牙医
很多爸妈都认为,宝宝还小,不需要刷牙,当然更不用说“看牙医”,而且牙齿又没有疼痛的问题,应该不需要多此一举吧。
其实这是不对的。
获得口腔信息
第一次口腔检查的目的,是评估宝宝罹患口腔疾病的几率、规划口腔保健的计划以及决定日后回诊的频率等,所以第一次口腔检查应该是很轻松的,通过较简单的检查方式,获得宝宝口腔牙齿的健康信息,同时提供爸妈居家照顾的参考。
建立良好口腔保健习惯
龋齿通常是因为饮食习惯及清洁口腔习惯不佳。因此,宝宝长牙前看牙医,爸妈可以获得正确的观念,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口腔清洁的习惯。
爸妈也要有一口好牙
有项研究指出,宝宝口中的细菌,约有70%与妈妈或照顾者相同。从这项研究可以得知,妈妈口中造成龋齿的细菌,可能会传递给宝宝,因此妈妈若有龋齿,宝宝龋齿的几率就会提升。爸妈或是照顾者若有龋齿,也应该要将龋齿治疗好。
预防胜于治疗
若是在口腔疾病发生后,才接受牙医专业的治疗与照顾,通常已经比较晚了。因此,在宝宝有长牙征兆时,就可以做第一次的口腔状况评估,同时可询问医师有关宝宝长牙以及清洁口腔的问题。
四、如何预防宝宝牙齿疾病
奶瓶性龋齿
很多婴儿有睡前喝奶的习惯。晚上睡眠时间长是细菌滋生、导致蛀牙好机会,因此当宝宝喝完奶后,一定要让宝宝刷完牙、清洁过口腔再上床睡觉,否则很容易造成“奶瓶性龋齿”。
早期幼儿龋齿
奶瓶性龋齿是一种相当严重的“早期幼儿龋齿”之一,而且并非一定使用奶瓶才会发生。这种早期幼儿龋齿,通常一开始最先发生在上颚前门牙,会有龋齿窝洞的产生,接着第一颗乳臼齿也有龋齿情形发生。
脱钙现象是征兆
宝宝的上颚前门牙,与嘴唇接触的齿面会先出现白斑,这是脱钙。接着,白斑会变成窝洞,而窝洞又因为食物的色素,而被染成棕黑色的外观。
严重牙冠断裂
若是继续恶化,就可能会发生牙冠断裂,宝宝的龋齿通常进行得相当快速,甚至有爸妈以为宝宝的牙齿就是这么短,其实是因为还来不及长就被蛀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