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儿童手足口病,儿童手足口病的治疗

2016-05-31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李幻柏

一、儿童手足口病的症状

  普通病例表现

  儿童手足口病的急性起病,会引起口痛、厌食、发热以及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等症状,而且多数在于靠近舌、颊黏膜以及硬额等处,也非常有可能波及牙龈、扁桃体、软腭、甚至咽部等部位。

  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1、神经系统表现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表现

  通常会引起头痛、呕吐、谵妄、嗜睡、易惊、精神状态比较差等症状,甚至昏迷的症状都有可能,也有可能引起肢体抖动,肌阵挛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眼球震颤等行动上的症状。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阳性。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

  2、呼吸系统表现并发肺水肿表现

  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发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3、循环系统表现并发心肌炎表现

  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二、儿童手足口病的治疗

  普通病例

  1.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2.对症治疗:由于儿童手足口病是一种以儿童为主体的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所以考虑到儿童身体各项功能不及成人,因此建议中医和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重症病例

  1.神经系统受累治疗

  控制颅内高压

  限制入量,积极给予甘露醇降颅压治疗,0.5-1.0g/kg.次,每4-8小时一次,20-30分钟快速静脉注射。根据病情调整给药间隔时间及剂量,必要时加用呋塞米。

  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参考剂量为甲基泼尼松龙1mg-2mg/kg.d;氢化可的松3mg-5mg/kg.d;地塞米松0.2mg-0.5mg /kg.d,病情稳定后,尽早减量或停用。个别病例进展快、病情凶险可考虑加大剂量,如在2-3天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10mg-20mg/kg.d(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g)或地塞米松0.5mg-1.0 mg/kg.d。

  注射免疫球蛋白

  酌情应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总量2g/kg,分2-5天给予。

  其他

  其他对症治疗:降温、镇静、止惊。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护。

  2.呼吸、循环衰竭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确保两条静脉通道通畅,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呼吸功能障碍时,及时气管插管使用正压机械通气,建议呼吸机初调参数:吸入氧浓度80%-100%,PIP 20-30cmH2O,f 20-40次/分,潮气量 6-8ml/kg左右。根据血气、X线胸片结果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适当给予镇静、镇痛。如有肺水肿、肺出血表现,应增加PEEP,不宜进行频繁吸痰等降低呼吸道压力的护理操作。

  在维持血压稳定的情况下,限制液体入量(有条件者根据中心静脉压、心功能、有创动脉压监测调整液量)。

  头肩抬高15-30度,保持中立位;留置胃管、导尿管。

  药物应用:根据血压、循环的变化可选用米力农、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药物;酌情应用利尿药物治疗。

  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监测血糖变化,严重高血压时可应用胰岛素。

  抑制胃酸分泌:可应用胃粘膜保护剂及抑酸剂等。

  继发感染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3.恢复期治疗

  促进各脏器功能恢复。

  功能康复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

  4、抗病毒药物治疗

  常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中药等,这些抗病毒药物能明显缩短发热及皮损愈合时间,减轻疱疹疼痛。

  5、免疫调节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转移因子、胸腺肽等药物,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可以抵抗病毒感染和防止病毒性疾病的复发。

  6、抗感染治疗

  注意口腔清洁,局部可用漱口药物含漱、涂抹,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防止患儿对皮肤疱疹进抓挠,以防破溃感染。

  7、支持疗法

  饮食宜清淡,加强营养、补液,做好口腔护理,可取西瓜霜或思密达涂搽口腔患处,每天2-3次,同时还要加强对症治疗。

三、手足口病传播途径

  1、传播方式

  手足口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2、易感人群

  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国外文献报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3、流行方式

  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没有严格的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夏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容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A组的2、4、5、7、9、10、16型等,B组的1、2、3、4、5型等;肠道病毒71型;埃可病毒等。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较为常见。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对*、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75%酒精和5%来苏亦不能将它灭活,但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病毒在50℃可以被迅速灭活,但1mol浓度二价阳离子环境可以提高病毒对热灭活的抵抗力,病毒在4℃可以存活1年,在-20℃可以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以长期存活。


四、手足口病护理

  1、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2、饮食营养: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护理:

  (1)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2)可将维生素B2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2 、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4、皮疹护理:

  (1)宝宝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2)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3)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4)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5)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6)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喝水。

  (7)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