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发烧吃什么食物,发烧的处理方式

2016-06-02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乐如松

一、发烧吃什么食物

  1.吃蔬果

  有关医学家研究表明,多吃富含钙、锌元素及维生素的食物,对产生抗体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有较好的营养及调理作用。绿叶蔬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对感冒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许多蔬菜水果如萝卜、梨、猕猴桃、柑桔及各种蘑菇,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适当多食对预防感冒有一定的作用。适当多吃些富含锌的海产品如牡蛎等,对调节机体的细胞免疫状态以防御感冒也有益处。另外,蔬菜水果属碱性食物,摄食后可维持机体一定的碱性环境,不利于病毒等微生物的繁殖。

  2.喝鸡汤

  据有关报道,在欧美一些国家,人们一旦患上感冒,不是先求医问药,而是马上宰只鸡,煨鸡汤来喝,往往取得迅速痊愈的效果。医学家和营养学家研究发现,鸡肉、鸡汤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可以有效地增强人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能力。因此,感冒初起之时,喝些鸡汤可以有效地消除呼吸道中的病毒,使呼吸道恢复正常状态,从而可促进痊愈。

  3.吃软食

  从中医学角度讲,感冒病人宜食稀软的食物,如稀粥、藕粉、面条等,并根据病情辨证选食。风寒型者可适当多吃发汗散寒食品如辣椒、葱、生姜、大蒜等;风热型宜多食有助于散风热、清热的食品,如绿豆、萝卜、白菜、梨等。

二、发烧的处理方式

  1.降温

  如果医生确定你只是感冒了,在你能耐受的范围内,最好不要急于服用解热 药。发烧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我们的身体藉由升高体温来调动自身的防 御系统杀死外来病菌(一般来说,病菌在39℃以上时就会死亡),从而缩短疾病 时间、增强抗生素的效果。如果你在感冒初起时(37—38.5℃)使用药物来退 烧,会使体内的细菌暂时变成假死状态,并使他们产生抗药性,一旦死灰复燃,往往更难治疗。

  2.冷敷

  如果高烧让你无法耐受,可以采用冷敷帮助降低体温。在额头、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块湿冷毛巾,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当冷敷布达到体温时,应换一次,反复直到烧退为止。也可将冰块包在布袋里,放在额头上。

  3.热敷

  假使体温不是太高,可以采用热敷来退烧。用热的湿毛巾反复擦拭病人额头、四肢,使身体散热,直到退烧为止。

  但是,如果体温上升到39℃以上,切勿再使用热敷退烧,应以冷敷处理,以免体温继续升高。

  4.擦拭身体

  蒸发也确降温作用。专家建议使用冷自来水来帮助皮肤驱散过多的热。虽然你可以擦拭(用海绵)全身,但应特别加强一些体温较高的部位,例如腋窝及鼠蹊部。将海绵挤出过多的水后,一次擦拭一个部位,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体温将蒸发这些水分,有助于散热。

  5.泡澡

  有时候,泡个温水澡是最舒服不过了。它同样也可以起到缓解发热的症状。婴儿应以温水泡澡,或是以湿毛巾包住婴儿,每15分钟换一次。

  6.补充液体

  当你发烧时,你的身体会流汗散热;但当你发高烧时,身体会因为流失太多水分而关闭汗腺,以阻止进一步的水分流失,这使你的身体无法散热。解决之道就是补充液体,喝大量的白开水及果菜汁,其中果菜汁含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尤其是甜菜汁及胡萝卜汁。如果你想喝番茄汁,应选用低钠的产品。发烧期间应避免固体食物,直到状况好转。

三、小儿发烧怎么办

  发烧不是病,只是一种现象,代表体温控制中枢失调了。当人体感染病原时,大量喝水是预防发烧的最好方法,其次发烧持续的天数,比温度的高低更重要。

  1.每3小时监测体温,随时了解体温的变化。

  2.多喝水。因为适当的水分补充,有利于体温的下降。

  3.帮助身体散热,减少衣物,不要穿过多的衣服。

  4.正确按时服药,千万不能自己决定吃什么药,吃多少药。

  5.发烧的前1-2天都可以自行观察,无论大人、小孩,其食慾、活动力、精神状态都是观察重点。

  6.定期去门诊就诊。

  发热病儿的衣服不要穿得过多,被子也不要盖得过厚,以免影响体热散发。发热患儿在退热过程中,要大量出汗,此时要用热毛巾擦去胸、背、腋下及面额部的汗,并及时更换内衣;注意补充营养物质和水分。

四、小儿发烧食疗

  1.西瓜水:西瓜瓤挤汁饮用。

  2.荷叶粥:白米煮粥,粥好放荷叶微煮即食。

  3.绿豆粥:绿豆25克,米15克,白糖适量,煮绿豆和白米成粥,煮好后放糖食之。

  4.银花茶:银花10克,煎水加糖服。

  5.生芦根粥:鲜芦根15克,粳米25克。芦根加水煎至一半纳米于汁中煮粥食之。

  6.五汁饮: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和匀凉服,也可炖温服。

  7.海参粥:海参10克,白米25克,煮粥食之。

  8.代乳粉:主要为植物蛋白,营养与牛奶相似,但易消化及吸收,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及需要稀释饮用。

  9.小米粥:以植物蛋白及碳水化合物为主,不但营养丰富,热量适中,最适合病弱的幼儿使用。

  10.牛奶米汤:米汤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提供充足水分及热量,容易被肠胃消化,而且米汤的碳水化合物,可使牛奶中的酪蛋白不易消化分子变成易于消化及吸收的分子。牛奶米汤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只需将米略洗,加入清水煲烂,滤去米渣,加入牛奶调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