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西医理论基础绪论

2015-11-14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朱寒凡

  一、研究对象和任务

  生物学 探讨和研究生物体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组织学 借助显微镜研究人体细微结构的科学。

  解剖学 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生理学 研究人体生命现象或生理功能的科学。

  二、人体器官的组成和系统的划分

  1、细胞:人体最基本构造及功能单位

  2、组织:由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

  3、器官:几种不同的组织组合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

  4、系统:若干器官组合起来共同完成相同生理功能,构成系统。9个主要系统:运动、呼吸、消化、泌尿、生殖、感官、内分泌、循环、神经

  三、解剖学姿势和常用的术语

  1.解剖学姿势

  即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足尖朝前;上肢垂于躯干两侧,手掌朝向前方。

  2.常用的方位术语

  上和下:头居上,足在下。

  前和后:近腹者为前,靠背面为后。

  内侧和外侧:以身体中线为准,近中线者为内侧,离中线远者为外侧。(上肢称尺侧和桡侧;下肢称胫侧和腓侧 )。

  内和外:居腔内者为内,反之为外。

  浅和深:近体表部分叫浅,深入内部部分叫深。

  近侧和远侧:靠躯干为近侧,相对距离较远为远侧

  3.面

  矢状面 是沿矢状轴方向所做的切面,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如该切面恰通过人体的正中线,则叫做正中矢状面

  冠状面或额状面, 是沿冠状轴方向所做的切面,它是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水平面或横切面, 为沿水平线所做的横切面,它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与上述两个纵切面相垂直。

  四、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细胞、分子水平

  器官、系统水平

  整体水平

  五、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它是通过反射(reflex)活动来实现的。

  反射活动必须经过反射弧(reflex arc)来完成,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神经调节的特点:迅速、精确、作用局限而短暂、

  (二)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完成的调节。

  激素的作用途径:

  ①远距分泌:内分泌腺→激素→血液运输→受体→生理效应。

  ②旁分泌:激素不经血液运输而经组织液扩散达到的局部性体液调节。

  ③神经分泌: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释放入血达到的体液调节。(是神经调节的一个延长部分)

  调节特点:缓慢、广泛、持久

  (三)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某些组织或器官不依赖神经与体液调节,而自身对环境的改变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调节特点:自身调节的幅度和范围较小、对刺激的感受性较低,机体调节的辅助方式。

  六、机体功能活动的自动控制原理

  反馈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特点就是控制部分(如反射中枢或内分泌腺)与受控部分(如效应器或靶器官)之间存在着闭合回路和往返的双向信息联系。

  由受控部分将信息传回到控制部分的过程称为反馈。反馈可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两种。

  1 、负反馈: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抑制或减弱了控制部分的活动。

  负反馈在机体内各种调节活动中最为多见。

  负反馈具有:双向性调节、滞后、矫枉过正的特点。

  举例:体温调节、动脉血压调节等。

  2 、正反馈: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或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正反馈在机体内各种调节活动中较为少见。

  正反馈具有使受控部分的活动逐渐加强、加速直到完成全部活动的特点。

  举例:分娩过程、排尿反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