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该怎么办 中医调理月经不调
2016-10-09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时梦菡
一、月经不调的中医针灸治疗方法
1、经早
治法:清热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土穴、关元、三阴交、血海
配穴:实热证者,加太冲或行间;虚热证者,加太溪;气虚证者,加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者,加隐白;腰骶疼痛者,加肾俞、次髎。
操作:关元、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血海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气虚者针后加灸或者用温针灸。
方义:本方主要作用是清热和血,调理冲任。关元属任脉穴,为调理冲任的要穴。血海清泻血分之热。三阴交调理肝脾肾,为调经之要穴。
2、经乱
治法:疏肝益肾,调理冲任。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关元、三阴交、肝俞
配穴:肝郁者,加期门、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太溪;胸胁胀痛者,加膻中、内关。
操作:肝俞用毫针泻法,其余主穴用补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方义:关元补肾培元,通调冲任。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能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肝俞乃肝之背俞穴,有疏肝理气之作用。
3、经迟
治法: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气海、三阴交、归来
配穴:寒实证者,加子宫;虚寒证者,加命门、腰阳关。
操作:气海、三阴交用毫针补法,可用灸法。归来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可用灸法或温针灸。
方义:气海可益气温阳,温灸更可温经散寒。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可调补三阴而和血调经。归来为足阳明经穴,可调理气血而调经。
二、中医治疗月经不调药方
中医诊断:脉细弱,舌少苔。郑月是属于肝气郁结,脾运失常造成的月经不调,适宜以益气健脾,疏肝和胃为原则进行治疗。
处方:党参,炒白术,茯苓,制香附,白芍,炒防风,仙鹤草,茜革炭,炒谷芽,益智仁,香砂六君丸(包煎)。水煎服,1日1剂,共7剂。
二诊时:7剂中药下去,郑月的月经量已基本恢复正常,经期拉肚子的症状也明显改善,食欲有所改善,但是脉舌如前,医生认为应和养。
处方:茯苓,党参,炒白术,炒白芍,炙甘草,陈皮,炒谷芽,益智仁,制香附,当归,香砂六君丸(包煎)。水煎服,1日1剂,共7剂。
三诊时:郑月的精神状态已明显改观,食欲也比以往好了很多,所有症状基本都已消失。医生根据郑月的病情决定以归芍六君法,养血健脾加以巩固。
方药: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炒当归,炒白芍,陈皮,薏苡仁,怀山药。水煎服,1日1剂,共7剂。
三、月经不调的食疗
1.大枣20枚益母草10克红糖10克加水炖饮汤每日早晚各1次适宜于经期受寒所致月经后延月经过少等症;
2.鸡蛋2个益母草30克将鸡蛋洗净同益母草加水共炖蛋熟后去壳再煮20分钟吃蛋饮汤适宜于瘀血阻滞所致的月经过少月经后延症;
3.红高粱花红糖各适量水煎分2次饮服适宜于月经提前经量多而鲜红者;
4.当归生姜各10克羊肉片100克加水同煮熟后加盐饮汤食肉适宜于月经后延量少腹冷痛等症;
5.米醋200克豆腐250克同煮熟饭前吃1次吃完适宜于经期过短血色深红量多的壮实女性
6.生山楂肉50克红糖40克先煎山楂去渣冲入红糖趁热饮适用于月经延后;
7.龙眼肉50克鸡蛋1个先煎龙眼30分钟后打入鸡蛋共炖至熟早晚各1次连服10天适用于虚证月经不调;
四、调理月经不调的食疗方法
1、母鸡艾叶汤
组成:老母鸡1只,艾叶15克。
用法: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艾叶一起煮汤,分2—3次食用。月经期连服2—3剂。
作用:补气摄血,健脾宁心;适用于体虚不能摄血而致月经过多,心悸怔仲,失眠多梦,少腹冷痛,舌淡脉细。
2、归地烧羊肉
组成:羊肉500克,当归、生地各15克,干姜10克。
用法:羊肉洗净,切块,放砂锅中,并入洗净之药及酱油、盐、糖、黄酒,清水各适量,红烧至肉烂,可常服。
作用:温中补虚,益气摄血;适用于气虚所致月经量多,色淡质虚,面色无华,神疲气短,懒言,舌质淡,脉弱无力。
3、地黄煮酒
组成:生地黄6克,益母草10克,黄酒200毫升。
用法:将黄酒倒入瓷瓶(或杯)中,加生地、益母草,隔水蒸约20分钟,每次服50毫升,日服2次。
作用:活血止血;适用于血瘀所致之月经过多,色紫黑,有血块或伴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
4、两地膏
组成:生地、地骨皮各30克,玄参、麦冬、白芍各15克,阿胶30克,白蜜40毫升。
用法:前五味煎取浓汁300毫升,另用60毫升白开水将阿胶烊化,兑入药汁内,加白蜜,置文火上调,候凉,装瓶。每服20毫升,每日3次。
作用:滋阴养血;适用于肝肾阴虚,虚热内扰所致的月经过多,色红,头晕,心烦口渴,舌质红,脉细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