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上吐下泻吃什么比较好 导致上吐下泻的原因_导致上吐下泻的原因是什么

2016-10-20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杨安容

一、导致上吐下泻的原因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上吐下泻的状况,毕竟这是很容易就会产生的一种状况,如着凉就会导致上吐下泻。那除了着凉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导致上吐下泻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1、细菌感染

  人们在食用了被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等细菌污染的食品,或饮用了被细菌污染的饮料后可能发生肠炎或菌痢,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呕吐、里急后重、发热等症状。

  2、病毒感染

  人体通过食物或其他途径感染多种病毒后易引起病毒性腹泻,如:感染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等病毒后,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3、食物中毒

  如果进食了一些有污染的食物或者有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会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

  变质食品、污染水源是主要传染源,不洁手、餐具和带菌苍蝇是主要传播途径。患者可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急性胃肠道症状。

  4、生冷食物

  喜食生冷食物,常饮冰啤酒,结果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肠蠕动加快,引起腹泻。

  5、消化不良

  饮食无规律、进食过多、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者由于胃动力不足导致食物在胃内滞留,引起腹胀、腹泻、恶心、呕吐、反酸、烧心、嗳气(打嗝)等症状。

  6、着凉

  如果不注意保暖的话,腹部是很容易受凉的,腹部着凉就会导致腹泻。

二、上吐下泻吃什么好

  上吐下泻吃什么好

  1、焦米汤:将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炒至焦黄,再加水和适量的糖,煮沸成稀糊状即可。焦米汤易于消化,它的碳化结构还有较好的吸附止泻作用,是婴儿上吐下泻的首选食品。

  2、胡萝卜汤:胡萝卜是碱性食物,所含果胶能使大便成形,吸附肠道致病细菌和毒素,是良好的止泻制菌食物。胡萝卜汤制作方法如下,将胡萝卜洗净,切开去茎,切成小块,加水煮烂,再用纱布过滤去渣,然后加水成汤(按500克胡萝卜加1000毫升水的比例),最后加糖煮沸即可。每天2—3次,每次100—150毫升,上吐下泻好转后停用。

  3、苹果泥:苹果也是碱性食物,含有果胶和鞣酸,有吸附、收敛、止泻的作用。取一个新鲜、质地酥软的苹果切成两半,用调匙刮成泥状即可。

  有上吐下泻什么食物不要吃?

  粗纤维果蔬:如竹笋、韭菜、柑橘类水果,其粗糙残渣对炎症粘膜面刺激性大。

  油腻不容易消化食品:如肥肉、蹄膀、鸡汤以及红烧肉、大排骨、肉馒头、馄饨等,进食易体现排便次数增加。

  刺激性食品:大蒜、韭菜、醋、辛辣佐料,可加重充血和炎症,加重上吐下泻,引发排发不畅。

  上吐下泻要注意什么

  有上吐下泻的人生活中要注意饮用水卫生,饮用水煮沸后用,注意手的卫生,饭前、便后手要洗净。讲求食物卫生,食物要生熟分开,预防交叉污染。

  上吐下泻病人必须喝大量的水分,例如生理盐水、角豆树茶、胡萝卜汁及绿色饮料含叶绿素

三、上吐下泻注意什么

  1.忌在外就餐

  慢性上吐下泻病人抵抗力比较差,胃肠容易并发感染,必须随时增添衣被,防止感冒,重视腹部保暖,注意饮食卫生,忌进食隔夜或变质的食物,更不可随便在外面饮食店里就餐,否则上吐下泻容易反复发作,更难以治愈。

  2.忌受凉感冒

  上吐下泻病人因体液和电解质丢失,常出现能量不足现象。若此时受凉,会进一步促进胃肠功能紊乱,从而加重上吐下泻。所以,上吐下泻病人更应特别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要保暖,以帮助胃肠功能恢复。

  3.忌护理不周

  上吐下泻病人若多次上吐下泻,应特别注意肛门的护理,以免发生肛门炎症及糜烂。正确的护理方法是:上吐下泻后,用吸水性强的软纸尽可能将肛门轻轻地擦干净,每天用温水坐浴,并在肛门处涂少量油剂加以保护。

  4.忌饮用食物

  急腹症的病变在腹腔脏器,使胃肠道不能完成机体的消化功能。若进食会加重腹腔的炎症及液体的渗出,或加重梗阻、呕吐和术后出现肠胀气。

  5.忌吃牛奶及海鲜

  牛奶、炼乳、虾、海鱼等,对人体是一种异体蛋白,为致敏原。本病患者食用后易发生结肠过敏,导致上吐下泻加重,故应忌食。

四、上吐下泻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不洁饮食和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上吐下泻,会强烈刺激并损害人体肠胃,造成肠道受损。然而,肠道受损一般不容易被察觉,如单纯止泻,未从根本上修复受损肠道,今后会更容易上吐下泻,次数越来越多、频率越来越高,“肠胃不好”就这样形成了。

  1、止泻药

  止泻药主要用于非感染性的一般上吐下泻,但由于剧烈而持久的上吐下泻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因此在对因治疗的同时,也可适当使用止泻药。通过影响肠道运动而止泻的药对局限性肠炎、溃疡性肠炎、放射病引起的慢性上吐下泻亦有效,其止泻作用强而迅速。

  主要作用于肠壁,直接抑制胃肠平滑肌的收缩,抑制肠蠕动,从而达到减少排便次数的目的。但必须注意的是,1岁以下婴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肝功能不全者应慎用,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和伪膜性肠炎者禁用。

  2、解痉止痛剂

  有选择性解除痉挛的作用,并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治疗感染性休克,常用于胃肠绞痛。青光眼、脑出血者禁用。

  3、调节肠道菌群药

  多为一些人体正常菌群中的有益菌的活菌制剂。可用于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肠道菌群失调、急性菌痢等。应用后能大量补充肠道内正常菌群的数量,并能促进其增殖,以纠正菌群失调,抑制肠道内致病菌的生长。不能与抗菌药物同服,应间隔半小时以上。

  4、口服补液盐

  因为上吐下泻使体内营养物质、水分及电解质大量丢失,可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上吐下泻病人应使用口服补液盐或使用静脉补液疗法。服用口服补液盐可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可以治疗和预防各种上吐下泻引起的脱水或电解质紊乱。

  相对于静脉输液,日服补液盐具有简便易行的优点,其疗效不亚于静脉点滴补液,值得推广使用。

  5、吸附药及胃肠道粘膜保护药

  这些药物口服到大肠后,可通过吸附或收敛作用减少肠内容物对肠壁的刺激,或形成保护膜,减少肠粘膜渗出而发挥止泻作用。有的也吸收大便中水分,使粪便稍成形。药物本身无杀菌、抗毒作用。因其作用不强,对严重上吐下泻疗效稍差。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急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引起的上吐下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