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怀孕时子宫的变化过程 产后子宫如何恢复

2016-11-02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马凡旋

一、未怀孕时子宫的状态

  (一)未怀孕时子宫的形状

  子宫位于盆腔中央,膀胱和直肠之间。正常成年未孕女子子宫呈前倾前屈位,子宫的固定装置主要是盆膈和阴道的承托和韧带的牵引固定。四对韧带是子宫阔韧带、子宫圆韧带、子宫主韧带、骶子宫韧带。

  子宫大小与年龄及生育有关,未生产的朋友约长7.5cm、宽5cm、厚3cm,子宫可分为底、体与颈三个部分。宫腔呈倒置三角形,深约6cm,上方两角为“子宫角”,通向输卵管。下端狭窄为“峡部”,长约1cm。峡部在妊娠期逐渐扩展,临产时形成子宫下段。

  宫体与宫颈比例因年龄而异,婴儿期为1:2,青春期为1:1,生育期为2:1。子宫正常稍向前弯曲,前壁俯卧于膀胱上,与阴道几乎成直角,位置可随膀胱直肠充盈程度的不同而改变。子宫壁由外向内为浆膜、肌层及粘膜(即内膜)三层。

  (二)子宫的生理功能

  子宫:是胎儿生长发育和月经形成的重要器官。子宫为一空腔器官,位于骨盆腔中央,像一个倒置的梨子,前面扁平,后面稍实,平时如鸡蛋大小,里面是空的。子宫上大下小,大的一头叫子宫体,两角分别与左右两侧输卵管相通;小的一头嵌在阴道顶端叫子宫颈。宫颈中间有个圆形开口,叫子宫口。子宫口与阴道相通,子宫里面空的部位,叫子宫腔。

  子宫颈部的膜分泌出粘液,与阴道分泌物组成白带,保持着子宫颈及阴道的润泽,同时保护外阴抗御外部病菌的侵袭。子宫腔里面有一层膜,叫子宫内膜,从青春期到更年期,子宫内膜受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影响,发生周期性的内膜脱落和出血,通过阴道流出体外形成月经。子宫内膜外面是肌肉,肌肉外面又有一层膜包着,叫作浆膜。

  子宫肌肉有个特点,它像松紧带一样,既可以拉长,又可以缩短。所以,怀孕后到妊娠足月时,子宫可以撑得像个冬瓜那么大。子宫是产生生命的“摇篮”,受精卵在子宫内着床,发育成胎儿,经10个月左右,子宫收缩,产出胎儿。平时子宫内是分泌生理性带下的地方;每月一次,是行经的地方,怀孕后是孕卵坐落发育的地方。因此,子宫是行经、育胎,保证胎儿正常生长的重要器官。

二、怀孕过程子宫的变化过程

  (一)孕早期子宫的变化过程

  在怀孕最初的3个月里,子宫的增大并不明显,一般要到3个半月至4个月时才能从外观上看出肚子变大。

  怀孕1个月时,准妈妈跟怀孕前差不多,基本上没有特别的变化。子宫壁变得柔软、增厚,大小、形态还看不出有什么变化,约有鸡蛋那么大。这时候的准妈妈由于体内激素分泌失衡,比较敏感的准妈妈出现了:恶心、呕吐症状。少部分孕妈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身体疲乏无力、发热、畏寒等。

  怀孕2个月时,随着孕周的增加,准妈妈的子宫壁变得很软,宫颈变厚,以保护子宫。一般在孕期第8周-12周时要进行第一次正式产检,第一次产检的项目通常包括问诊,测量体重和血压,听胎心,验尿,验血,检查子宫大小等。

  怀孕3个月时,准妈妈的子宫现在看起来像个柚子,子宫随胎儿生长逐渐增大,宫底可在耻骨联合之上触及到,胎儿已经充满了整个子宫。增大的子宫开始压迫位于前方及后方的膀胱和直肠,膀胱容量减少,出现尿频,总有排不净尿的感觉。千万不要刻意不喝水或憋尿,免得造成尿路感染。

  (二)孕中期子宫的变化过程

  怀孕4个月以后,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生长的速度比以前快了,子宫也随之逐渐增大,子宫四周的韧带由原来松弛状态变为紧张状态,很多准妈妈都会感觉有些腹痛。这种疼痛,部位多位于下腹部子宫一侧或双侧,呈抽痛、胀痛和下坠感,但通常不会对怀孕构成威胁。

  怀孕4个月时,准妈妈的子宫开始长大并长出骨盆,肚脐下会有明显的凸痕,妈妈可以再肚脐下方7.6~10厘米的位置摸到自己的子宫哦!

  怀孕5个月,准妈妈的子宫日渐增大,将腹部向外挤,致使肚子向外鼓胀,准妈妈可以再肚脐下方约1.8厘米的地方能够很容易就摸到自己的子宫。

  怀孕6个月时,子宫现在已经到了肚脐的上方,大约是在肚脐上约8厘米的位置,如果从耻骨联合量到子宫底部约有28厘米。因为子宫增大快速向上挤压内脏,所以准妈妈可能会感到胸口憋闷、呼吸困难。如果因为腹部平躺时会让你感觉喘不过气,准妈妈最好选择侧卧的睡眠姿势。

  怀孕7个月时,准妈妈腹部隆起明显,宫底上升到脐上1~2横指,子宫高度为24~26厘米,身体为保持平衡略向后仰,腰部易疲劳而疼痛。由于胎盘的增大、胎儿的成长和羊水的增多,使准妈妈的体重迅速增加,每周可增加500克;同时增大的子宫对盆腔压迫加重,使下半身静脉回流受阻程度加重,可出现痔疮。

  (三)孕晚期子宫的变化过程

  准妈妈在孕晚期的时候,变化非常大:子宫迅速增大,腹部一天天隆起,身子变得笨拙.行动不太方便,轻轻地触动子宫常常可以感到腹部有变硬的感觉。

  怀孕8个月时,准妈妈会出现假孕晚期宫缩症状(比如肚子发紧),由于分娩和产后哺乳的需要,准妈妈的身体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乳房可能开始分泌初乳了,下腹部也越来越紧绷。接下来的几周,孕晚期宫缩的强度将越来越大,你也发现自己的乳房、腹部、屁股、大腿上都会有一些新的牵拉痕迹。走动越来越不灵活了,睡眠质量下降、呼吸频率比之前要快一些。

  怀孕9个月时,子宫增大在腹腔内占位很大,几乎占据大部分的腹腔,压迫胃、膈肌,使它们上移,并压迫心脏,引起心悸、气短、胃胀、食欲不佳,稍有活动就觉得饿,但吃一点儿食物就觉很饱;排尿的次数也增加,渐渐有阵阵的子宫收缩。

  怀孕10个月时,准妈妈会有一种肚子向下运动的感觉,呼吸畅快了,胃胀减轻了,此时胎儿的头部向下进入了盆腔的入口,到孕足月时,伴随着一阵阵的腹痛,子宫开始收缩,就会用力将成熟的胎宝宝娩出。

三、产后子宫的恢复过程

  子宫可以说是母体在怀孕、分娩期间体内变化最大的器官。它可以从原来的50克一直增长到妊娠足月时的1000克。一般来讲,产后的子宫需要6-8周左右才能恢复到原来的大小。

  在胎盘排出之后,子宫会立即收缩,在腹部用手可以摸到一个很硬并呈球形的子宫体,它的最高处和肚脐的水平同高。以后子宫底的高度,会每天下降1-2厘米,大约在产后10-14天内,子宫变小,降入小盆骨腔内。这时,在腹部就摸不到子宫底了。

  产后10天左右,除了胎盘附着面外,其他部分的子宫腔会全部被新生的内膜所覆盖。刚刚分娩后,胎盘附着部分的子宫壁面积约手掌大,到产后2周左右,直径已经能缩小到3-4厘米,但产后6-8周才能完全愈合。

  如果子宫里有残留的胎盘或胎膜组织,或产后子宫收缩不好,子宫复原的速度就会放慢。产后的子宫为了恢复原来的大小,需要更有力的回缩,所以在产后一周内妈妈会感到产后宫缩的疼痛,这种宫缩会在妈妈给孩子哺乳时更为明显,但不会令人难以忍受。医学专家认为,多与孩子肌肤接触及哺乳是促进子宫复原的最佳刺激。

  另外,准妈妈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帮助子宫恢复:产后应及时排尿。不使膀胱过胀或经常处于膨胀状态。还有,产褥期应避免长期卧位,产后6-8小时,准妈妈在疲劳消除后可以坐起来,第二天应下床活动,以利于身体生理机能和体力的恢复,帮助子宫复原和恶露排出。如果子宫已经向后倾屈,应做膝胸卧位来纠正。最后要注意阴部卫生,以免引起生殖道炎症。

四、容易影响怀孕的5大子宫问题

  问题一:子宫肌瘤

  【症状】子宫异常出血、经血量偏多、频尿、有压胀的疼痛感等。【治疗】传统手术、子宫内窥镜手术、药物治疗。【检查】超声波检查、临床症状的观察。

  多数的子宫肌瘤为良性纤维瘤,大小、硬度、数量均不一。若肌瘤大于5厘米,可能会造成子宫变形(和肌瘤生长位置有关),通常需要手术切除。另外,肌瘤的位置,与子宫的健康关系密切,甚至可能影响受孕概率。

  位置1.子宫外侧:通常位于子宫上方(近上腹部),被称为“浆膜下肌瘤”,大部分患者没有自觉症状,不易发现,也不会影响受孕。

  位置2.肌肉层:位于子宫肌肉层内,被称为“肌肉层肌瘤”。若肌瘤较小且无症状,大多不需要手术,除非太大才考虑手术。至于是否会出现明显症状,仍要看肌瘤大小及是否影响到周边组织,如压迫邻近器官而水肿、疼痛、出血等,需经医生检查并确诊后,再对症治疗。

  位置3.子宫腔内:就位于子宫内层,被称为“黏膜下肌瘤”,大部分会导致经血过多。依位置不同,医生的处理也不同。由于肌瘤组织内有血管,会因为怀孕时子宫呈充血状态而变大。因此,若肌瘤位于子宫内顶部,将可能压缩胎儿发育空间;若位于阴道内,将可能阻塞产道而需考虑剖腹产;通常面临上述两种肌瘤位置,医生多建议采取手术切除。

  问题二:子宫内膜息肉

  【症状】经血量偏多、不规则的月经出血(经期结束时间不干脆、甚至延长,总是滴滴答答乱出血,如经期前、后也出血的状况)。【治疗】子宫内膜搔刮术、子宫内窥镜手术。【检查】超声波检查、子宫内视镜检查、临床症状的观察。

  子宫内膜息肉,是由子宫内膜的上皮组织黏膜细胞增生而生成的腺体肿瘤,呈较柔软的状态,数量单一或多个都有可能。息肉不但会增生,还可能变大,通常会通过观察息肉的大小和位置,来评估与决定需采取的治疗手段。就大小来说,若息肉宽度达1.5cm以上,就需要手术处理,否则会影响怀孕(因子宫内宽度大约2cm);若比较小,则可暂时以观察方式来追踪。就生长位置而言,需要考虑到息肉是否会影响到胚胎的着床、生长等因素。

  位置1.子宫内顶部:由于受精卵进入子宫内,最后会落在子宫顶部着床。因此,若息肉位于此处,可能会影响之后胚胎的着床、发育,医生多建议采取手术处理掉。

  位置2.子宫其他处:若息肉位于子宫内其他地方,且也不会太大,通常会建议先观察一阵子再说。一般等胚胎着床、发展成人的形体后,息肉外观显得相对较小,自然也不太会影响到胎儿的后续状况。

  问题三:子宫腺肌症(腺瘤)

  【症状】子宫变硬变大、经血量多、经痛、骨盆腔疼痛。【治疗】轻微的继续观察;部分需视情况采用药物治疗(产生类似停经状况,控制病情),或直接手术(切除病灶)方式。【检查】超声波检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切片检查。

  又称为“子宫肌腺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肌肉层内。这就如同“土中有碎石”的状态,病灶和正常部位往往没有明显界线。罹患此症的子宫,因为内膜异位病灶会慢慢累积,导致子宫逐渐变大、变得很硬;子宫内膜面积也会增加,进而促使之后的经血量变多。

  问题四:子宫内粘黏

  【症状】经血量较少、周期性下腹疼痛。【治疗】子宫内视镜手术将粘黏分离,再放入避孕器或防粘黏凝胶撑开粘黏处;或手术后使用激素治疗,刺激并加速内膜生出。【检查】子宫内窥镜检查、输卵管造影。

  当子宫腔的内膜层发生黏合现象,即为“子宫粘黏”。曾受过伤的子宫,发生粘黏的概率也比较高。以下都是可能导致粘黏的原因。

  ▲较严重的子宫内膜发炎症状:通常是细菌从阴道上行到子宫腔内感染所致,进而造成粘连。▲曾接受过子宫内膜搔刮手术:流产手术、或因子宫内膜病变等症状而接受的手术,都属此类。虽然概率较低,但术后的内膜层仍可能受损,严重的甚至会粘连。

  问题五:子宫内膜太薄

  【症状】经血量较少。【治疗】先确定导致子宫内膜过薄的原因,再对症给予治疗,例如激素疗法或需先手术(如有粘黏问题)再刺激内膜增生。【检查】子宫内窥镜检查、阴道超声波检查。

  一般未怀孕且健康的女性,在排卵期后,其子宫内膜的厚度约在8mm~14mm之间;当子宫内膜厚度小于8mm,就是“子宫内膜太薄”的状况。胚胎进入子宫,就会在子宫内膜上着床;若子宫内膜太薄,胚胎无法稳定着床,自然难以顺利怀孕;就算怀孕,也有较高概率流产或子宫外孕。

  每个月生理期的排卵状况,影响着子宫内膜的状态;因此,如果是子宫内膜过薄的女性,大部分有经血量偏少的问题。另外,之前发生过子宫内膜感染,或进行过子宫内相关手术(如人工流产、子宫搔刮手术等),子宫内膜都曾受到伤害,也有子宫内膜过薄的可能。

  不过,由于导致子宫内膜太薄的原因很多,建议有此疑虑的女性,先就医检查,让医生确认是激素分泌失调、子宫粘连或其他问题,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