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春季宜吃3大食物,春季宜吃什么肉,春季养生小秘诀

2017-02-09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齐代荷

一、春季宜吃3大食物

  春季吃葱可补维C

  葱中的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高10倍,比柑橘高2倍。葱还含有葱蒜辣素,有较强的杀菌之作用。

  温馨提示:大蒜250克,葱白500克,切碎加水2000毫升煎煮,日服3次,每次一茶杯,可预防流感;若是胃痛、胃酸过多,消化不良的人可将大葱头4个捣烂,调入红糖200克,连服数日有效。

  春季杀菌可吃大蒜

  大蒜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据最新研究发现,大蒜还具有一定补脑作用,富含维生素B1能抵制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温馨提示:不可空腹生食;肾、肝、膀胱有疾者在治疗期间应免食;心脏病和习惯性便秘者应注意少食;不可与蜂蜜同食。

  春季补铁吃莴笋

  莴笋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以铁含量较丰富。

  温馨提示:莴笋叶的营养成分高于莴笋,其中胡萝卜素高100多倍,维生素C高15倍,因此,不宜抛弃哦。

二、春季宜吃什么肉

  1、猪肉

  猪肉,是这个季节补铁的好选择,猪肉中的血红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另外,吃瘦肉补铁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中医上认为,多吃猪肉中的瘦肉有滋阴润燥的作用,对热病伤津、燥咳、便秘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猪肉能润燥美肤,是因为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因此非常适合干燥多风的天气食用。维生素A具有调节表皮及角质层新陈代谢的功效,可以抗衰老,去皱纹,能减少皮脂溢出而使皮肤有弹性,同时淡化斑点,柔润肌肤。

  2、牛肉

  春季饮食重在养肝补脾,少吃酸味多吃甘味的食物以滋养肝脾两脏,对防病保健大有好处。而牛肉古有“牛肉补气,功同黄芪”之说,是补脾胃的佳品,配上土豆,更是补脾胃的双剑客。牛肉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但牛肉的肌肉纤维较粗糙不易消化,有很高的胆固醇和脂肪,故老人、幼儿及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

  3、鸡肉

  春季进补可以选择能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的鸡肉,其蛋白质含量高,且易消化,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

  鸡肉历来是人们餐桌上的常见食品。中医认为鸡肉性平、温,味甘,入脾经、胃经,有温中益气、活血强筋、健脾养胃、补虚填精的功效。身体虚弱,吃鸡补养;产后调养,更是非鸡莫属。鸡肉的食用方法很多,蒸煮、炖汤、腌制、风干、冷食凉拌,均各具风味。其中鸡汤的营养无疑是最好的,也是人们进补的最佳烹饪方式。鸡汤能够有效地抑制人体内的炎症以及黏液的过量产生,有助于减少鼻腔的堵塞和喉咙的疼痛感,以及咳嗽的次数,因此鸡汤能缓解感冒的症状以及改善人体的免疫机能,这是因为鸡汤可以抑制粘膜的产生。

  4、鲤鱼

  人常说“秋风起、鲤鱼肥”。其实,吃鲤鱼的最佳时节不只在秋天,清明前后也是吃鲤鱼的绝佳时机。从药用角度说,鲤鱼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养胃,利水消肿,通乳安胎,止咳平喘等作用。可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乏力、脾虚水肿等症,所以《神农本草经》将鲤鱼称为“诸鱼之长”。

  春季气温回升,是鲤鱼产卵的高峰时期,一般一条鲤一次可产几十万粒卵。据食品营养分析资料显示,每100克鱼籽中,含水63.85~85.29克,脂肪0.63~4.19克,粗蛋白质12.08~33.01克,粗灰分1.24~2.06 克,灰分里又含有大量的磷酸盐和石灰质,其中磷酸盐的平均含量达到了46%以上,是人脑及骨髓的良好滋补品。同时,鱼籽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D和钙、磷、铁、锌等矿物质,以及大量的脑磷脂一类营养素,是难得的美味佳肴。鲤鱼肉中含钾离子丰富,每百克肉中含钾334毫克,可防治低钾血症,增加肌肉强度,与中医的“脾主肌肉四肢”的健脾作用一致;每百克鲤鱼中,含视黄醇25微克,维生素A25微克,这对提高视力有益;鱼头中含丰富的卵磷脂,对维护大脑营养,增强记忆颇有好处。

  春天不吃猪头肉、狗肉,驴肉,公鸡肉,鹿肉。这类发物冬天可以少吃点,但春季绝对不能吃,禁忌人群有:高血压、癌症、生疮患者,脑溢血等易出血人群。需要提醒的是,很多癌症患者的家属会给他们熬鸡汤补身子,但这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做了化疗的癌症患者最好别吃,建议吃一些猪肉、鳖肉等发性弱的食物。

  羊肉、海鲜(鳝鱼、虾等)应谨慎吃。禁忌人群:咽喉肿痛、体热、过敏、痛风患者。如果实在要吃,不妨搭配一些泻火降气的食物,比如荠菜、芹菜、茼蒿等。吃羊肉的话,最好用萝卜炖,涮肉不妨和豆腐搭配着吃。吃海鲜时可以蘸点醋,酸性的醋具有收敛作用,可以减少气的生发。

三、春季养生小秘诀

  春季气温多变,时晴时雨,它既是一个万物生长生机勃勃的季节,又是一个细菌滋生,十分容易生病的季节。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春季养生保健小秘籍,让健康多一点!

  你拍一,我拍一,春季养肝排第一

  养生也讲轻重主次,春季首先要护肝。中医认为,“肝属木,应于春季”。春季万物生长、树木枝条伸展,与肝气的升发正好相对应,此时,肝承担的工作最多,自然需要重点呵护。

  “肝主疏泄”、“肝藏血”,它影响着气机升降和血液运行,肝气通达,就会身体轻松、精力充沛,肝气受损,人很容易出现疲劳困倦、眼干目涩等不适。因此,春季首先要让肝“休息”好。过度劳累会严重耗损气血,直接影响肝藏血的功能。“人卧则血归于肝”,按时就寝、睡眠充足是养肝血的最好办法。不要因为天气好了或者趁着年初冲业绩,熬夜加班、通宵玩乐等。其次,部分地区天气较干,要注意多喝水,帮助滋阴润燥、舒肝养血,促进新陈代谢。最后,烟酒会让肝超负荷工作,要尽量远离,少吃油腻、辛辣食物,补充足量的优质蛋白。

  你拍二,我拍二,少酸略甜好滋味

  唐代药王孙思邈认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虽然五味里“酸味入肝”,但是,由于春季肝气本来就旺,如果一味贪食酸味,肝气升发过于亢盛,可能克犯脾土,导致脾胃虚弱。因此,此时要注意补益脾胃。

  “甘味入脾”,春季饮食以少食酸辣、稍微偏甜较为合适,如谷物里的大米、小米、燕麦、糯米、黍米等;蔬果里的山药、南瓜、红薯、胡萝卜、莴笋、白菜等,都是“天然甜”的甘味食物。此外,粥类饮食最养脾胃,平时经常感觉胃脘隐痛、食欲不振,或者容易口干咽燥、舌红少苔,甚至形体消瘦的人,不妨熬点山药红枣粥、枸杞糯米粥、胡萝卜菠菜粥等。

  你拍三,我拍三,三个部位别太单

  “春捂秋冻”的老话每个人都听过,可真正做到的人却并不多。早春乍暖还寒,应根据天气的变化,一件一件地减掉厚厚的冬装。特别是以下3个部位,着装不能太单薄。

  第一,脖颈。颈部随意暴露在外,受寒后会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诱发或加重颈椎病。外出最好戴上围巾,帮助抵御风寒。第二,腰腹。腰腹部前有“神阙”(肚脐),连接人体诸经百脉,后有“先天之本”肾脏,受寒后极易影响全身气血。因此,春季要尽量少穿低腰裤、短夹克等,必要时可用护腰带加强保暖。第三,腿脚。很多女性开春后早早穿上了裙子、短裤等,使下肢易被寒气偷袭,诱发抽筋、疼痛等不适。春季不要过早暴露“美腿”;感觉腿脚发凉时,最好起身走动一会儿。

四、春季养生重点部位之肾脏

  按照中医的说法,春季适宜养肝,夏季宜养心、秋季宜养肺、冬季宜补肾。但有专家在临床中发现,春天是肾虚者进行调养的好时机。肾虚可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肾阴指的是肾的本质而肾阳指的是肾的功能。肾阴虚主要症状是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眩晕耳鸣、体形消瘦、失眠多梦、盗汗、咽干等。肾阳虚的表现为精神不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小便清长、夜间多尿等。

  养肾招数1适度吃韭菜

  韭菜是食物中补肾的高手,春天吃些韭菜,有助于强肾固本。不过,韭菜虽好,也不宜天天食用,且搭配禁忌较多。韭菜偏热性,多食容易上火,因此阴虚火旺者不宜多吃,胃虚有热、消化不良者也应尽量少吃。此外,韭菜也不能与白酒同食,因为白酒性辛热,可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韭菜性辛温,温补壮阳,两者同食,对体质较弱的人来说等于是火上浇油。

  ■依据

  中医认为,韭菜味辛、性温,有温补肾阳、行气活血、温中开胃的功效,营养价值很高,除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基础营养素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香精油等,不仅可杀菌消炎,还可降血脂,促进胃肠蠕动,有辅助治疗便秘、高血压、冠心病,预防某些肿瘤的作用。

  养肾招数2按摩脚心

  按摩脚心的涌泉穴有强肾滋阴降火的功效,按摩方法为每日临睡前用温水泡脚,再用手互相擦热后,用左手心按摩右脚心,右手心按摩左脚心,每次100下以上,以搓热双脚为宜。

  ■依据

  中医认为,涌泉穴直通肾经,脚心的涌泉穴是浊气下降的地方。经常按摩涌泉穴,可益精补肾,强身健体,

  养心对应食物颜色:红色

  红色食物包括胡萝卜、番茄、红薯等。按照中医五行学说,红色为火,故红色食物进入人体后可入心、入血,具有益气补血和促进血液、淋巴液生成的作 用。此外,红色食物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性,富含番茄红素、丹宁酸等,可以保护细胞,还能为人体提供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增强心脏和气血功能。

  养脾对应食物颜色:黄色

  五行中黄色为土,因此,黄色食物摄入后,营养物质主要集中在脾胃区域。如南瓜、玉米等,常食可对脾胃大有裨益。黄色食物中维生素A、D的含量均比较丰富。维生素A能保护肠道、呼吸道黏膜,减少胃炎等疾患发生。维生素D有促进钙、磷元素吸收的作用,能壮骨强筋。

  养肝对应食物颜色:绿色

  绿色入肝,多食绿色食品具有舒肝强肝的功能,是人体“排毒剂”,能起到调节脾胃消化吸收的作用。绿色蔬菜含有丰富的叶酸,而叶酸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可有效消除血液中过多的同型半胱氨酸,保护心脏健康。

  养肺对应食物颜色:白色

  白色在五行中属金,入肺,利于益气。大多数白色食物,如牛奶、大米和鸡鱼类等,蛋白质成分都较丰富,经常食用能消除身体疲劳。此外,白色食物还是一种安全性相对较高的营养食物。因其脂肪含量比红色食物肉类低得多,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食用白色食物会更好。

  养肾对应食物颜色:黑色

  黑色食物是指颜色呈黑色或紫色、深褐色的各种天然动植物。五行中黑色主水,入肾,因此,常食黑色食物可补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