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春季保健小知识 春季养生宜吃的食物

2017-03-23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傅雪柳

一、春季的三大常见症状养生要小心它们

  春季是东亚大气环流由冬季环流到夏季环流的过渡季节。中医提醒:春季天气特点多变,忽晴忽雨,乍热乍冷,所以容易出现春困、春咳、春痒的“三症”。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春季人体的“三症”。

  一、春困

  由于春天是气温回升幅度最大的时期,天气一下子突然变得暖热后会使人体皮肤的毛细血管和毛孔明显舒张,体表的血液循环随之变得旺盛,这会使流往大脑的血液相对比冬季少,由此减少了对大脑的氧气供应,人体一时适应不了这些变化,所以容易出现春困。

  春天昼长夜短,人们睡眠时间相对缩短,故使人产生疲乏的感觉。要克服“春困”,中医提醒:生活节奏要有规律,不要三天两头熬通宵、睡觉时间时早时晚。饮食忌过饱,一日三餐不要吃得太饱,否则胃过度膨胀,人容易犯困。

  二、春咳

  春咳多见春天是因为气温异变侵犯人体所致,属于一种外感疾病,但是若不及时治疗,会逐渐损耗人体正气,病情就会由外感转为内伤咳嗽,使得病人的病程延长,病情更严重。

  要预防咳嗽,首先要注意天气冷热变化,衣服不宜脱得太快。对于忙碌的人群来说,降低工作的劳累程度、早睡早起,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上呼吸道发炎。平时口感重的人,这时应少吃辛辣食品,如火锅烧烤等,饮食保持清淡,多吃蔬菜。

  三、春痒

  “春痒”的主要症状有:面部和手背等暴露部位的皮肤出现红斑、粟粒大小的皮疹或轻度脱屑,严重的还可出现水疱。此外,春夏气候转换,由于空气中散布着细菌孢子和花粉等致敏物质,一些有过敏性皮肤的人在接触了花粉、某些食品、污染的空气等物质时皮肤会出现红肿、发痒、脱皮及出现过敏性皮炎等异常现象。

  防止春痒应该避免接触过敏源。过敏体质的人群少到公园等花粉、柳絮较多的地方去。保证睡眠,让生活规律起来。最好坚持运动,运动能增进血液循环,增强皮肤抵抗力。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多吃水果、蔬菜,少吃鱼虾、牛羊肉和油腻、刺激性食物,维生素C是天然的抗组织胺剂,应该每天从饮食中摄取。

  鉴于春季的“三症”是由于季节气候改变而引起人体生理功能的一时絮乱,按照中医学的人体肌表皮肤与人体内脏器官的密切关联观点,人们要克服这些症状除了遵守作息时间外,还应该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锻炼,使身体呼吸代谢功能增大,加速体内循环。

  春季养生牢记三个“不”

  ①不要图美衣单薄:注意温差,早晨及晚上要穿多点。

  俗话说,“春捂秋冻”,虽然春天开始回暖,气温渐升,百花齐放。

  也是个展现着美丽与生命的季节。但是春天千万不要着脱下冬衣穿靓衫。

  尽管阳气渐生,阴寒却未尽,要注意早春的温差幅度较大,早晨及晚上要注意穿多点,不要一天到晚都穿单薄的裙装,否则会导致关节炎与多种妇科疾病。不过,“捂”也要捂得恰当,基本上在穿着上注意“上薄下厚”就可以了,注意保暖腿部及关节,不要留下病根。

  TIPS:爱美的女性可以多带几件夹衣,随天气变化一件件增减,还要根据各人的生理特点、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生活环境、职业等不同区别对待。

  ②不忘进补:进行饮食调养,增强体质以抵御病菌或病毒的侵袭。

  春天,要注意在日常饮食上的品种多样化,保证机体能够得到丰富而充足的营养素供给。

  中医养生认为,在人体正气强盛的情况下,“邪气”就不容易侵入机体,也就不会发生疾病,所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十分重要。在惊蛰之后,天气变暖,各种动物开始活动,细菌、病毒也开始生长繁殖,所以人们需要进行饮食调养,增强体质以抵御病菌或病毒的侵袭。

  TIPS:我们可以根据春天人体阳气逐渐生发的特点,选择其平补、清补、柔补的饮食原则,以免适得其反。

  要注意保阴潜阳,多吃清淡的食物,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③不在阴湿环境久留:春季气温多潮湿,女士们更要注意个人卫生。

  春天开始回暖,空气中的水分渐渐增多,显得湿气很重。特别是南方的春天,雾霾、潮湿、闷热,给细菌的生长居提供了环境。

  春季的三大常见症状

  所以要保证居室及办公室内的通风透气,在天气好的时候,要多晒晒被褥和衣服,晚上睡觉的时候要保持室内干燥透气。

  可以多穿纯棉的宽松衣服,避免发生湿疹。

  TIPS:春季气温多潮湿,女士们更要注意个人卫生,穿在身上的内裤一定要保持干爽。

  也要注意晾晒的衣服要在通风透气的地方晾晒,不让细菌滋长。

  尽量不要穿紧身裤子,不要长期使用卫生护垫,以免使闷热的湿气无法散发影响到阴道的清洁。

二、春季养生宜吃什么什么

  春天的到来也伴随着人们的身体发生改变,春天天气变化无常,所以人体内的新陈代谢也会变得没有规律不是很稳定,这样体内囤积的毒素就会越来越多。很多人在春季就会感觉到容易犯困,精神萎靡,这也就是中医中常说的“春困”。

  春天吃什么食物好,主要就应该顺应季节的变化,通过一些食物唉调节体内平衡。例如春天出现春困现象,那么就应该适当的补充一些营养,合理的安培饮食,这样可以有效的调节心神;春天北方气候干燥并且风比较大,所以容易患上感冒和各种炎症,所以要多锻炼,并且多喝水;如果是患有某一种旧疾的人,春天就应该适当的进补,这样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食物一:山药

  山药不仅仅是一道常见的食材,同时也具有很多的要用价值,常见的就是温补脾胃、肾脏等等。春天是一个很好的吃山药的季节,可以将肠胃的状态调理到最佳,减少出现肠胃疾病的几率。

  食物二:芝麻

  无论是黑芝麻还是白芝麻,其中都含有丰富的脂肪油、维生素、钙质和蛋白质等等营养物质,对于我们人体的五脏六腑有着很好的滋养作用。并且,日常多吃芝麻还可以保养头发哦!

  食物三:韭菜

  春天的气候变化非常的快,为了保持我们体内的平衡,那么适当的补充、保养阳气是非常有必要的。韭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等等,能够在短时间内修养身体、保养阳气,是非常有效的补阳食材,特别是针对男性哦!

  食物四:动物内脏

  中医中有这样一种说法,那就是“吃哪补哪”,想要调养好我们的五脏六腑,春天吃什么食物好,动物内脏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常见的动物内脏有很多,例如猪肝、羊肝等等,这些食物都具有保养我们肝脏的作用。另外春天气候多变,所以各种细菌繁殖的非常快,所以排毒应该是一个提上日程的事情。老中医告诉我们,多吃动物内脏可以有效的调养肝脏,并且做好体内排毒工作。

  食物五:蜂蜜

  蜂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非常的大,中医上认为,蜂蜜对于调养脾胃效果非常明显,能够补中益气,同时还可以预防便秘。

  食物六:红枣等等甜食

  中医古籍上记载,春天吃什么食物好,主要应该少吃酸性多吃甜性食物,这样可以调养脾胃。

  食物七:葱姜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将葱姜蒜作为食物的调味品,但是其实他们还有非常重要的药用价值。在春天里,这些调味品都是一年之中营养最为丰富、长势最好的时候,不仅能够预防呼吸道疾病,同时还可以灭菌、杀菌的作用,日常多吃还能够增进食欲。

  食物八:柿子椒

  春季里应该大量的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这对于体内的新陈代谢非常的必要。而柿子椒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是所有蔬菜和水果中的翘楚,非常适合春季食用。

  食物九:南瓜

  南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6,这些都能够促进体内葡萄糖的生成,不仅能够帮助大脑发育还能够有效的调节食用者的心情。最新研究发现,南瓜中含有多种类胡萝卜素,日常多吃南瓜可以帮助女性保持容貌还能够预防出现心脏病。

  食物十:鸡肉

  最新研究发现,鸡肉中含有大量的硒,而人类多吃了硒元素之和能够平静自己的心情,不容易出现情绪紧张,这对于春天特有的“春困”治疗效果非常的明显。

三、春季养生3禁忌

  1、衣要“治寒”

  医学家孙思邈曾说过“春天不可薄衣”。中医认为,防病如御敌。春季乍暖还寒,气温多变,如衣着单薄,保暖措施不利,极易受寒患病。特别是中年人各种生理功能开始减退,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变弱,“春捂”是必须的。中老年人衣着要结合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着要松软轻便,贴身保暖。

  2、食要“治腐”

  春天生机旺盛,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亦随之增加,中老年人要有足够的热量十分重要。孔子吃饭的原则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粮食陈旧或变味,鱼肉不新鲜了,他都不吃。席上吃肉的量不能超过米面的数量,酒可以喝但不能喝醉。春季,老年人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一是保证热量,适当减少食量;二是粗细搭配,不能偏食;三是脂肪宜少,蛋白亦多。如豆类、鱼类、禽蛋、瘦肉等;四是忌油腻、酸涩、生冷之物,少盐,多食蔬菜、水果等。

  3、心要“治躁”

  古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关于情绪对健康的影响方面曾写道:“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疲易役,气弱病相侵,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安神益悦乐,惜气供和纯。”春季是肝阳亢盛之时,情绪易急躁。人长期生活在不良情绪中,如郁闷、焦虑、愤怒时,可强烈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人的分泌功能紊乱,免疫机制受损,抵抗力下降。不良情绪不仅容易使人诱发疾病,甚至患上癌症。而豁达的性格和乐观的情绪可使人精神轻松,免疫功能和抵抗力增强。心情舒畅有助于养肝,因为心情抑郁会导致肝气郁滞,影响肝的疏泄功能,也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四、春季吃什么蔬菜好

  荠菜

  荠菜是一种野菜,也是春天里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植物。荠菜也被称为春菜,因为它对气温要求比较低,回春比较早。中国人吃荠菜的历史很长久,而且荠菜的味道非常鲜美,《诗经》里面就有“甘之如荠”的诗句。还有人用荠菜做馅包春饼、春卷、饺子。汤中加入荠菜,可以代替味精。用点荠菜、豆腐还有小蘑菇做汤,简简单单,味道却鲜美无比。

  香椿

  香椿是多年生落叶乔木,中国人吃香椿历史悠久,早在汉朝,香椿就和荔枝一起作为南北两大贡品,进贡到宫廷。按照中医的理论,香椿叶味辛、性温,入肝经、肺经,有宣发疏泄的作用。

  榆钱

  榆钱是榆树的果实,术语叫做“翅果”。由于它的形状薄如钱币,所以诗中有这样的关于榆钱的描述——“轻如蝶翅,小于钱样”,榆钱也就是因此得名的。又因为它是“余钱”的谐音,所以有吃了榆钱可以有“余钱”的说法。

  芫荽(香菜)

  芫荽就是香菜,原产地为地中海沿岸及中亚地区,在汉代由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引入,所以又被叫做胡荽。在北方一般在秋冬播种,春季收获。芫荽本身有一种浓烈的香气,很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不喜欢香菜的味道,可能终生不吃香菜。

  马齿苋

  马齿苋又名长命菜、五行草、安乐菜、酸米菜、长寿菜等,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全草。马齿苋是古籍上早有记载的对人类有贡献的野菜,民间称它为“长寿菜”、“长命菜”。

  绿豆芽

  富含视黄醇、磷、钾等营养成分。味甘性寒,可清热。绿豆芽可炒食,亦可榨汁服用。

  竹笋

  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C、视黄醇、磷、钾等。竹笋味甘性寒,有舒解郁滞和消痰的功效。竹笋与大米同煮粥是春季清淡佳肴。

  芹菜

  芹菜富含视黄醇以及钾、钠、钙、磷等成分。与粳米煮粥,有“伏热、利小便”的作用,另外,芹菜配百合清炒清淡开胃。

  韭菜

  韭菜富含糖类、蛋白质、视黄醇、维生素A、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钙、钾等营养成分,且有调味和杀菌作用。春日食韭菜有辛辣助阳、促进升发功效。中医认为,韭菜有温中散寒的作用,与猪肉、猪腰炒食都是营养膳食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