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牙菌斑的原因 宝宝牙菌斑的危害
2017-04-27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余冬灵
一、什么问题导致孩子牙菌斑
在口腔中栖息着数以千万计的细菌,可以通过特定的物质黏附在牙面上,形成柔软而不定形的牙菌斑。
牙菌斑的形成比较复杂,现在公认的理论有以下三个阶段:
(1)获得性膜形成阶段:口腔中的唾液糖蛋白是唾液中的一种物质,每个人的唾液中都 含有这种物质。当它与牙齿接触时,可附着在牙釉质表面,形成膜样物质,这种膜被称为获得性膜。它为口腔细菌初期粘附提供了基质,为牙菌斑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有资料证明,龈沟是牙齿最先形成获得性膜的部位。
(2)细菌附着阶段: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获得性膜对细菌附着具有重要性。观察发现,当牙面获得性膜形成,很快就有细菌附着上去,说明附着速度很快。大量研究资料证实,最先附着在牙面的细菌为血型链球菌和唾液链球菌。细菌在获得性膜的表面生长,并能产酸,使糖蛋白沉积。血型链球菌和变形链球菌能合成葡聚糖,与沉积的糖蛋白一起构成菌斑基质,为牙菌斑的形成创造了基础。
(3)菌斑成熟阶段:细菌在获得性膜上生长、发育、繁殖和衰亡,并在其中进行复杂的代谢活动。据有关资料分析,认为成熟的牙菌斑的细菌比例是:兼性厌氧链球菌27%,兼性类白喉杆菌23%,厌氧类白喉杆菌18%,胨链球菌13%,韦永氏菌6%,拟杆菌4%,梭状菌4%,奈瑟氏菌3%,弧菌2%。成熟牙菌斑中致龋性菌为变形链球菌、放射菌、血型链球菌和乳杆菌。
二、牙菌斑会危害宝宝的乳牙
拥有健康的乳牙能保证发挥牙齿良好的咀嚼功能,有助于宝宝均衡的吸收营养,促进身体全面发育。而牙菌斑是形成蛀牙、牙痛等问题的罪魁祸首,会直接影响宝宝的身心健康。
牙菌斑是粘附于牙齿表面或口腔其他软组织上的微生物群。组成牙菌斑的主要成份是细菌、细胞间物质、少量白细胞、脱落上皮细胞和食物残屑等。牙菌斑中的细菌会和残留在口腔中的食物发生反应产酸,从而损害牙釉质,形成蛀牙和牙龈炎,久而久之牙表面的结构就会被破坏,形成蛀牙,引起牙痛。并最终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牙菌斑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通常认为其形成的过程如下:首先是唾液中有一种糖蛋白在与牙齿接触时即附着在牙釉质表面形成获得性膜,接着口腔内各种细菌就会有序吸附排列在这层薄膜上,细菌在这里逐渐生长繁殖,随着细菌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变为成熟的牙菌斑。
如果牙菌斑已经形成,仅通过简单的漱口或清水冲洗是难去除的,最有效的基本清除方法就是刷牙。正确的刷牙方法能通过机械摩擦去除牙齿表面的绝大多数牙菌斑。如果宝宝自己还不会刷牙时,家人可以使用指套刷帮助宝宝清洁牙齿,等到宝宝长大可以独立完成后要挑选刷头小巧,刷毛细而软的儿童牙刷。
牙菌斑对宝宝乳牙的健康危害极大,必须及早开始预防。由于宝宝的牙齿一直被唾液包围,因此完全杜绝牙菌斑是不可能的。但如果宝宝能有效的做好口腔卫生工作,就可以减少牙菌斑的的堆积,减少龋齿的发生。良好的口腔卫生工作除了刷牙外,还有一下几点:(1)用牙线清洁牙齿邻间面。两个牙齿相邻面之间的牙菌斑,是无法通过刷牙去除的,最佳的方法是使用牙线,因为相对于平时使用的牙签,牙线对牙龈的损伤会小很多。(2)饭后漱口。饭后的漱口,能去除食物的残渣和部分软垢,并可减少口腔微生物的数量。(3)合理安排饮食。科学的喂养和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方面可减少牙菌斑中细菌酸性代谢产物的产生,另一方面可给唾液充分的缓冲时间,让其中的缓冲系统对牙菌斑的酸性产物起到中和作用,从而减少蛀牙的发生。
总之,宝宝牙菌斑对宝宝乳牙的危害极大,是导致蛀牙、牙痛等问题的罪魁祸首,要及早开始预防。
三、牙菌斑的症状是什么
牙菌斑是一种细菌性生物膜,黏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是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不能被水冲去或刷掉,主要由大量细菌、细胞间物质及脱落的细胞组成。
菌斑与其他钙化物结合即形成牙石。牙石通常附着在牙齿及牙龈上,因吸烟等原因被染成黄褐色,有一定硬度,在口腔内形成块,表面粗糙。当牙石越来越多,越来越厚,甚至覆盖牙面时,就会刺激牙龈,使之充血、水肿、发炎,导致牙周病。所以一般的了牙菌斑的症状会有牙齿痛、牙结石、牙齿发炎等症状出现,从而还会导致喉咙发炎、头痛、发烧等症状,一旦发现有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时清理,可以去医院进行清洗牙齿口腔,同时配合消炎药来吃,可以有效的消炎和治疗。
牙菌斑肉眼看不到,需用特殊的显示剂染色方可看到,因此,给清除带来困难。
牙菌斑常常存在于不易清洁的部位,如牙齿的窝沟、裂隙、邻面、舌面、龋洞表面、磨牙、排列不整齐的牙等,是牙菌斑容易堆积的地方。
四、牙菌斑要做什么检查
口腔医务人员常需要检测牙菌斑,以帮助确定病因。目前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如下几种:
①菌斑取样体外测定法:体外测定菌斑是用精细器械刮取菌斑标本,经过适量稀释,用微型玻璃电极或锑电极直接测定菌斑标本的酸碱度(pH值)。体外测定菌斑使用的设备简单,简便易行,适用于大批标本调查使用,其结果可靠,重复性好。
②埋藏电极遥测法:是将一个微型玻璃电极埋入离体的牙釉质小块,然后放在受试者的假牙中,使电极的敏感面向着基牙。埋藏法适用于观察菌斑形成过程中的酸碱度(pH值)的动态变化。但埋藏法的电极构造复杂,技术要求高,而且受试者口腔必须有足够的空隙允许电极留在其中,这样限制了埋藏法的使用范围。
③显示剂检查法:是使用菌斑显示剂,在牙菌斑着色的同时测量染色宽度或染色范围。目前显示剂种类有如下几种;1%或2%碱性复红液,5%红溴汞溶液,5%赤鲜红(四碘荧光素)溶液,1—2.5%孔雀石绿溶液,4%酒石黄溶液,荧光菌斑显示剂。菌斑显示法简单易行,效果好,临床上常常采用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