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觉头出汗是怎么回事 晚上睡觉头出汗怎么办
2017-05-27 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伍怜寒
一、为什么宝宝睡觉头出汗
宝宝睡觉头出汗的原因一:体质原因
婴幼儿由于新陈代谢旺盛,皮肤含水量较大,皮肤表层微血管分布较多,所以由皮肤蒸发的水分也多。宝宝因为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而且又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的代谢非常旺盛,再加上过热的刺激,只有通过出汗,以蒸发体内的热量,来调节正常的体温。而且小儿活泼好动,很多孩子晚上上床后也得跟家长玩闹一会儿,所以入睡后经常出现汗多的症状。
宝宝睡觉头出汗的原因二:护理原因
家长往往习惯于以自己的主观感觉来决定小儿的最佳环境温度,喜欢给宝宝多盖被,捂得严严实实,这也是造成宝宝睡觉头出汗的原因。
宝宝睡觉头出汗的原因三:营养原因
很多家长总是担心孩子营养不够,想方设法让孩子多吃补品。有的家长会在宝宝入睡前给孩子喝牛奶、麦乳精等,宝宝入睡后机体大量产热,主要通过皮肤出汗来散热。
面对宝宝睡觉头出汗的情况,家长要仔细观察宝宝的出汗情况属于生理性出汗还是病理性出汗,如果宝宝是因为以上的原因才出现头出汗的情况,那么家长不必过于紧张。
二、宝宝睡觉头出汗的处理方法
1、冬桑叶适量,加米汤少许人锅内翻炒,以汤汁干为度,再加水煎煮,取计内服。日服2次。
2、黄芪、煅牡蛎、熟地各15g,当归、炒白芍、甘草、山茱萸各6g,酸枣仁、党参、炒白术各9g,五味子3g。水煎服,日服3次,每日1剂。
3、酸枣仁、人参、云芩各等份。研末。每次3g,日服2次,米汤送下。猪心1个,带血破开,入人参、当归各60g,煮熟去药渣食之。
4、生石膏30g,栀子、黄芩、龙胆草各9g、知母、麦冬各15g,甘草、大黄各6g,水煎服,日服3次。每日1剂。
5、人参、茯苓、白术、炒干姜、陈皮、藿香、丁香、姜半夏、炒砂仁、肉佳各3g,乌梅6g,麻黄根4。5g。水煎服,日服3次。每日1剂。
6、生黄芪60克,煅龙骨60克,生牡蛎60克,浮小麦60克,五味子10克,生甘草10克。上药用砂锅炒微黄,共研极细面。每次服1~2克,日服2~3次,连续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服1周即开始见效)。
7、柏子仁60克,人参30克,五味子30克,白术30克,牡蛎30克,麻黄根30克,半夏30克,麦麸15克。上药共研细末,用枣肉捣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用米汤送下50丸,1日服3次。
8、生黄芪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10克,熟附片10克,桂枝5克,炒白芍10克,当归10克,防风10克,玉竹10克,生姜3片,红枣5枚。开水泡药,慢火煨两小时,取汁300~400毫升。每日1剂,分3次温服。
9、荞麦、党参各15克,白香饼1个。荞麦、党参、清水2碗倒入锅中,煎煮至水剩八成,去渣取汁备用。白香饼放碗里,倒入沸腾的药汁,喝汤吃饼,每天1次,至到止汗为止。
10、去心莲子、荞麦各10克,大枣3颗,黄豆2汤匙。所有材料放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成稀粥即可。只喝粥水,不吃其他,根据小儿的食用量进行喂食,每天或者隔天喝1次,连续服用7天会有所见效。
三、晚上睡觉出汗怎么办呢
晚上睡觉出汗的调理方法
中医多认为夜间盗汗是肾虚的表现,而且“汗为心液”,若盗汗长期不止,心阴耗伤十分严重,应积极治疗。
盗汗用食疗来的效果好(但也有认为服药效果更付佳),因为盗汗多属于阴虚内热,所以饮食上适宜多食用具有滋阴凉血、降火润燥、生津止渴功效的食物,因此可以常吃些益气补肾的食物,如山药(它本身就是中药)、腰果、动物的肾脏等,多食一些育阴清热的新鲜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机体健康的基础上得到恢复。忌吃辛温助热的食物如胡椒、肉桂、狗肉、羊肉、雀肉等,切勿饮酒。
盗汗病人应怎样自我养护?
1.被褥、铺板、睡衣等,应经常拆洗或凉晒,以保持干燥,并应经常洗澡,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
2、保持传统的前后夜并重、中午小憩的睡眠,只要形成适合自己的规律就可以,不必勉强改变。但睡眠的基本需要、基本生理规律是一致的。不论你早睡早起,还是晚睡晚起,大致的睡眠时间和睡眠周期没有不同。还有,如果你哪个晚上睡不好,千万不要在第二天刻意补充睡眠,以免造成恶性循环。
3、盗汗用食疗来的效果好,更要注意加强锻炼,但是要多注意休息,防止过度疲劳。
四、出汗方式有哪些
自汗
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称“自汗”。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多见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
盗汗
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盗汗多因阴虚而致,阴虚则阳亢,阴不御阳,津随液为汗,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口咽干燥等症状。常见于肺结核浸润期患者。
战汗
即全身战栗后汗出,是热性病过程中正邪抗争的一种表现。如战汗后热退,脉静身凉,表示邪去正安,元气恢复,是一种好现象。若汗出后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表示正不胜邪,正气随着虚弱下去,则是危重症候。战汗多见于各种传染病的初、中期。
绝汗
指病情危重,正气衰弱、阳气欲脱时,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脉象微弱,时有时无等危症,是阳气将绝之象,多见于心衰、虚脱的病人。
头汗
出汗仅限头部。多因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多见于阳明热症和湿热症。若见于大病之后,或老年人气喘而头额汗出,则多为虚症。如重病末期突然额汗大出,是属虚阴上越,阴虚不能附阳,阴津随气而脱的危象。但小孩睡觉时也常常头部出汗,若无其他症状,则不属病象。
偏汗
俗称“半身汗”。它见于左侧或右侧,上半身或下半身。皆为风痰或风湿之邪阻滞经脉,或营卫不周,或气血不和所致。多见于风湿或偏瘫患者。若老人出偏汗可能为中风先兆。
冷汗
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并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迟沉、舌淡等寒症表现。多因平素阳虚、卫气不足所致,也可因受惊吓引起。
此外,手心出汗往往是精神过于紧张;胸口出汗是思虑过度;经常稍一动就出汗者,不是过于肥胖就是体质过于虚弱;糖尿病人的汗微带芳香;肝硬化病人的汗带有一种特殊的肝腥味。
出汗疗法
“出汗疗法”是祖国医学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中医学认为“发热出汗”不仅通经活络、活动全身器官,提高精神和恢复体力,而且具有可以调节神经的功能,扩张周围小血管,改善微循环系统,促进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使内邪随蒸发的汗液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