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晚上睡觉头出汗_生理性出汗是怎么回事

2017-09-22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乐惜文

一、睡觉头出汗的原因主要有哪两个方面呢

  睡觉头出汗的原因

  睡觉出汗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因为缺钙,二是因为新陈代谢快,易出汗。发生盗汗后,我们要尽快使用毛巾将皮肤擦干,并更换衣服,勤沐浴。日常多参加户外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和提高能力。

  睡觉头出汗的病人要学会自我养护,加强锻炼,可以适当利用食疗进行调养。中医看来“汗为心液,长时间盗汗的话,会伤害我们的心阴,务必要积极治疗。治疗同时还得注意自我养护。

  药物治疗时,要加强锻炼,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饮食上,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疗。阴虚、血热或者阴虚火旺的人不可以吃辛辣动火的食物,不可以喝酒,多吃育阴清热食物。促进汗腺分泌功能恢复。

  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调节下卧室的温度及湿度。阴虚血热的病人,居住环境要偏凉些。病人的被褥、铺板及睡衣等,要常拆洗,凉晒,保持干燥。每天都要洗澡,减少汗液刺激皮肤。

二、哪5种情况属于生理性多汗呢

  5种情况属于生理性多汗

  1.婴幼儿期由于新陈代谢旺盛,加上小儿活泼好动,有的即使晚上上床后也不得安宁,所以入睡后头部也可出汗。

  2.家长往往习惯于以自己的主观感觉来决定小儿的最佳环境温度,喜欢给宝宝多盖被,捂得严严实实。孩子因为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而且又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的代谢非常旺盛,再加上过热的刺激,只有通过出汗,以蒸发体内的热量,来调节正常的体温。

  3.有些活泼好动的孩子,白天运动量大,产生的热量多,机体没有能力将多余的热量通过出汗散发出去,热量积聚在宝宝体内,宝宝晚间体温可达38℃左右。宝宝入睡后,产生的热量减少,交感神经敏感性减弱,身体便通过出汗散发多余热量,以维持机体正常体温。

  4.此外,小儿在入睡前喝牛奶、麦乳精或吃巧克力等也会引起出汗。有的家长在孩子入睡前给其喝牛奶、麦乳精等,小儿入睡后机体大量产热,主要通过皮肤出汗来散热。

  5.夏天天气闷热,卧室通风不良,宝宝更容易出汗。

  对于生理性出汗,家长不必过于担心,这只是宝宝生长过程中一种生理现象,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逐渐减少。

三、如果宝宝半夜出汗应该如何护理呢

  宝宝半夜出汗如何护理?

  首先,针对病理性多汗,家长应该带宝宝到医院查一下血钙,然后给宝宝适当地补充钙,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虾皮、豆制品、鱼泥、骨头汤等。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还要多带宝宝晒太阳,有助于钙吸收。

  其次。针对生理性多汗,家长要做好护理措施,能防止宝宝皮肤疾病发生,同时也能减少宝宝感冒的发生几率。

  1.调节合适的室内温度。不要因为担心孩子着凉而拒绝用风扇、空调,要注意风不能直接对着宝宝吹,尤其是宝宝睡着后,皮肤毛孔,身上有汗,直接吹容易受凉。冬天有暖气的家庭,不要让室内过热,以免室内外温差大宝宝爱感冒。每天早、中、晚定时通风换气。

  2.宝宝穿衣服及盖被子都要适当,不可太厚或太薄。宝宝衣着和被子的厚薄应与大人相当,尤其是冬天不要穿得过厚,盖得太多,否则宝宝容易出汗。而且从小锻炼宝宝的耐寒能力,也有助于增强宝宝的抵抗力。

  3.穿着上最好选择棉质地的衣服。因为纯棉质地的衣服透气、吸汗,贴身穿着也比较舒服。

  4.勤给宝宝洗澡。给宝宝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十分重要。这是因为宝宝的皮肤十分娇嫩,过多的汗液积聚在皮肤褶皱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容易导致皮肤溃烂并引发皮肤感染。

  5.通过喝水或汤补充体内水分。出汗严重的宝宝,由于体内水分较多,如果不及时补水,就有可能脱水。出汗会使身体失去一定量的钠、氯、钾等,淡盐水则可有效补充这些物质,对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避免脱水而导致虚脱有重要作用。父母也可做紫菜汤、西红柿蛋汤、水果汁等为宝宝补充水分。

  6.及时更换衣物,避免感冒。宝宝的衣服易被汗液浸湿,如果不及时更换,宝宝就得用自己身体的温度来焐干,这样容易让宝宝受凉,引起感冒、发热及咳嗽等不适。因此出汗后要及时换上干爽内衣。

四、哪些疾病会引起宝宝睡觉出汗多

  1、活动性佝偻病

  一岁以下的婴儿多汗,若缺少户外活动不晒太阳,没有及时添加鱼肝油、钙粉,父母则应观察宝宝除了多汗外,是否伴有佝偻病其他表现,如夜间哭闹、睡在枕头上边哭边摇头而导致后脑勺枕部出现脱发圈(又见枕秃)、乒乓头(枕骨处骨质变软,似摸乒乓球的感觉)、方颅(前额部突起头型呈方盒状)、前囟门大且闭合晚等表现。父母应带宝宝去医院请医生检验,以明确诊断。

  2、小儿活动性结核病

  宝宝往往不仅前半夜汗多,后半夜天亮之前也多汗,称之为“盗汗”。同时有胃纳欠佳、午后低热(有的高热)、面孔潮红、消瘦,有的出现咳嗽、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表现。往往有结核接触史,家中老人、父母或保姆患有结核病。

  3、低血糖

  往往见于夏季天热,宝宝出汗多,夜间不肯吃饭,清晨醒来精神萎靡。患儿表现为难过不安、面色苍白、出冷汗,甚至大汗淋漓、四肢发冷等。

  4、其他小儿急慢性感染性疾病

  这些小儿可同时伴有其他的临床表现:如伤寒、败血症、类风湿病、结缔组织病、红斑狼疮或血液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