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乳牙如何保存_ 5个习惯伤害宝宝乳牙
2017-05-30 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伍怜寒
一、孩子乳牙脱落后要如何保存
乳牙是人萌生的第一副牙,共20颗,上下颌各10颗。通常在孩子6~8岁时,大部分的乳牙会脱落.这些脱落的乳牙看似不起眼,实则蕴含丰富的干细胞。而干细胞在医学上有重要作用,可以再生神经元,骨头或软骨组织,甚至可以再生为心肌细胞来修护心脏受损的组织。
这些干细胞的来源是牙髓组织。牙髓位于牙齿内部的牙髓腔内,是牙体组织中唯一的软组织,自2000年人类发现牙髓干细胞以来,10多年来以干细胞为核心的再生医学被科学界广泛预测能为最终解决许多难治性疾病、衰老性疾病、组织修复与再生以及肿瘤的防治等带来新希望。
据了解,过去的十多年中,全世界许多家长为自己的孩子存了脐带血,也有许多家长错过这一机会。而储存乳牙的方式,也可以达到跟脐带血类似的效果。但必须在牙齿脱落后的48小时内完成储存,否则牙齿内的干细胞会死亡。
当孩子的乳牙掉落后,家长可将其存放在一杯牛奶中保存,并在24小时内送往相关机构。随后,医护人员会往牙齿中注入盐水以分离牙齿的细胞,通过显微镜上观察牙齿长出干细胞。最后,牙齿中的干细胞被提取出来,放入一只装有液化氮的试管中冷冻保存。孩子成年后,如果患上某些严重疾病,就可以动用这些干细胞来进行医治。干细胞专家表示,使用者在使用自己器官培育出的干细胞时不会有排异反应,而乳牙干细胞比脐带血干细胞更容易被培育和被提取,也比从晶胚中提取的干细胞更加人性化。
对于类似霍奇金淋巴瘤、白血病,或是多发性骨髓瘤这些病症,通常需要经历痛苦的骨髓移植手术,未来使用干细胞治疗,将可以让孩子们免受这些痛苦。如果家长们错过了脐带血储存,可以尝试这个方法,看似不起眼的乳牙,未来可能会救人命。
二、哪些坏习惯伤害宝宝乳牙
1、喝止咳糖浆不漱口
止咳糖浆是含糖量较大的药物,众所周知糖会引起龋齿,这种“隐形”的糖常常会被忽略。特别是一些妈妈喜欢在睡觉前给宝宝吃药,就更容易让宝宝的口腔内长时间积聚这些糖类,引起蛀牙。因此,服用止咳糖浆、咽喉含片后一定要督促宝宝漱口刷牙哦!
2、热食冷食交替食用
冷热食物交替吃其实是很伤牙齿的。牙齿对温度的反应特别敏感,在冷热刺激下宝宝脆弱的牙齿很容易引起酸痛的症状,这种牙齿过敏酸痛很容易会慢慢发展成为牙髓炎、根尖周炎等,所以妈妈一定不能掉以轻心。所以建议妈妈尽可能不要让宝宝咀嚼冰块,秋冬时节吃火锅也最好先帮宝宝把食物晾凉。放进嘴巴的食物做到“过唇而不烫”,以免宝宝口腔受到过冷或过热的刺激造成牙痛。
3、睡前喝牛奶、果汁
其实睡前喝奶对宝宝的牙齿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呢!牛奶乳糖含量大,果汁含糖量更是高,这些糖分在宝宝口腔里面残留是最容易引起龋齿的。另外牛奶残渍在口腔里面滞留也容易生成细菌伤害牙齿,所以如果喝奶后不清洁直接睡觉,很容易因为糖分的长时间积聚而生成蛀牙。所以一定要督促宝宝喝夜奶后漱口刷牙,最好就是慢慢改掉喝夜奶的习惯,另外也要教育宝宝睡前不能喝果汁。
4、用牙齿开东西
用牙齿开瓶盖、开包装、咬断线头,很多大人都喜欢这样做,方便快捷,模仿力超强的宝宝很快也学会了这些“技能”。虽然宝宝有力的牙齿成功地将饮料瓶盖咬开,殊不知牙齿可能已经出现隐裂,这个“小问题”往往开始毫无觉察,随着裂纹的逐渐加深,才开始在咀嚼时有疼痛和不适感,而且情况日益严重。
5、磨牙
宝宝经常磨牙,容易使牙齿过早磨损,露出牙本质,引起牙本质过敏,遇到冷热酸甜等刺激时便会发生强烈疼痛。如果宝宝牙齿磨损严重,牙高度下降,面部肌肉过度疲劳,更会发生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在说话、歌唱或吃饭时,宝宝的下颌关节和局部肌肉发生酸痛,甚至有张口困难。所以妈妈应该采取措施让宝宝停止这个磨牙坏习惯
三、宝宝乳牙的三大作用
“乳牙反正都会换掉,患了龋齿不用治疗”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
乳牙不仅是乳牙期、幼儿期和学龄期咀嚼器官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正常恒牙列的形成等都起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恒牙的萌出及恒牙列的形成
乳牙的存在为继承恒牙的萌出预留间隙,乳牙对恒牙的萌出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乳牙过早丧失可使继承恒牙过早萌出或过迟萌出,也常导致恒牙牙列不齐。
2、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
健康的乳牙有助于消化作用,有利于生长发育。若咀嚼功能低下,颌面的发育会受到一定影响。
3、有利于发音和保护心理
乳牙萌出期和乳牙期是儿童开始发音和学说话的主要时期,正常的乳牙列有助于儿童正确发音。此外,乳牙的损坏,尤其是上乳前牙的大面积龋或过早丧失,常常给儿童心理上带来不良刺激。
因此,年轻的爸爸、妈妈应该认识到乳牙的重要作用,从孩子牙齿萌出起即加以保护,彻底消除乳牙是暂时的、无关紧要的错误观点,使你们的宝宝们都有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齿。
四、宝宝出乳牙6大常见问题
1、爱咬手指或硬物
宝宝萌芽时爱“啃”东西,是牙齿萌出刺激牙龈引起的。家长无需禁止宝宝咬东西、啃手指。可购买咬牙胶磨牙饼条回来让小儿咬。通过咀嚼硬度适中的咬牙胶或磨牙饼条,既锻炼咀咬的动作,提高牙齿的坚固性,又能减少幼儿出牙时的不舒服感觉。但家长需要注意选择质量好、易于小孩抓握的产品。同时需要多关注孩子,这个期间不要让宝宝随便拿东西往嘴里放,尤其是容易发生误吞而引发窒息的小件物品。
2、牙龈红肿、发痒
牙齿萌出要穿破牙龈黏膜,会对牙龈造成刺激,出现牙龈红肿、发痒的症状,但正常情况下不会很重,等到牙齿都长出来后自然会消失。不过,家长在这段时间需要注意加强幼儿口腔清洁,可用经煮沸过的棉纱布包裹食指伸入宝宝口内清洁,特别是清除进食后留在口腔内的食物残留物和牙齿周围的牙龈组织。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晚上睡觉之前一定要彻底清洁口腔,让孩子保持口腔干净入睡。随着牙齿的陆续萌出,可以用指套牙刷帮助刷牙。如发现牙龈出血、口腔有臭味,建议尽快到医院就诊。
3、口腔黏膜发炎
萌芽期并非一帆风顺,由于牙龈痒的刺激,容易出现磨咬牙齿、牙龈。而另一方面,萌出期牙龈红肿又易被磨破。如果宝宝的免疫力较弱,口腔里原有细菌就会大量繁殖、侵袭,引起口腔黏膜发炎,甚至出现小溃疡。翁志强建议,天气好时,要多带宝宝外出晒太阳,吸收新鲜空气,以增强免疫力,同时有助于钙的吸收。每次进食后,想办法让宝宝喝口水或帮助清洁口腔内残留食物,避免食物残留助长细菌繁殖,如果发现宝宝口腔黏膜溃疡疼痛,要尽快就诊。
4、流口水
宝宝在萌芽期会流口水,相信许多家长并不陌生。为什么会这样呢?翁志强解释,牙齿的萌出会刺激牙龈的神经末梢,增加唾液的分泌。尤其是在宝宝睡着后,吞咽减慢,流口水的情况就更明显了,建议家长要用软棉布围好或及时擦干流出的唾液。嘴周经常受到口水“侵袭和浸泡”的皮肤,可适当涂抹润肤霜进行保护。但家长需要注意宝宝是否出现牙龈红肿、口角皮肤糜烂等情况。
5、发热
宝宝出牙时会发烧,一般是由于宝宝在啃咬东西时导致红肿的牙龈磨破,加上孩子的自身免疫力较弱,这就容易出现口腔感染和消化道感染,进而引起发热。如果是萌芽引起的发热,切勿掉以轻心,要注意加强口腔卫生清洁并多喂宝宝喝水,如果体温在38°C以下,不需要服退烧药,但超过38°C,需要去医院就诊。
6、哭闹、睡眠差、进食减少
乳牙萌出期,最让家长烦恼的就是宝宝因出牙的原因,导致频繁哭闹、睡眠差,进食减少。翁志强表示,小乳牙不仅白天努力萌出,其实在晚上也在长,由于出现牙龈痒和其他症状,导致宝宝不舒服,因此宝宝经常哭闹也就不奇怪了。同时,睡眠不足会影响到宝宝的食欲,出现食欲差、食量减少。翁志强建议,家长可尝试在白天宝宝哭闹时多逗他玩,转移其注意力;保证定时、定量喂食,在两餐之间多喂点开水,两餐间不喂零食;同时可以通过减少白天睡眠时间,让小孩子晚上容易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