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退烧手脚冰凉怎么办 发烧手脚冰凉请牢记这3种方法_吃了退烧药后手脚冰凉

2017-06-11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吴凌雪

一、吃了退烧药后手脚冰凉

  发热是体温的升高,机体本身抵抗病原微生物侵袭, 适应内外环境温度变化,保护机体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反应,发热仅仅只是一个症状,37.5~38℃为低热,中度发热38.1~39℃,高热39.1~40.4℃,超高热≥40.5℃。

  小孩子因为在长身体的时候,整个机体的生长发育都比较快,会产生热量,这些热量光靠本身的排汗、呼气时的散热可能还不够,所以小孩的体温比大人的可能稍微高一点,37.5度以下都不算发热。

  如果遇到发热了,如何来退热?退热的方法包括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所谓物理降温就是指不用药的,不管是低热或者高热,我们都建议选用热水擦浴,用40度以上的热水,手摸上去稍微感觉有点热了,这个温度正好。

  擦浴时最好到皮肤微微见红,皮肤下面的毛细血管张开了,血流增加了,就可以散热,把身体里多余的热量带走,就起到了有效的退热效果。

  一般高热或者超高热的时候,可以用冷毛巾在额部敷一敷,市面上买的退热贴也可以选用。超高热的话,我们在医院里会使用冰帽、冰枕来保护脑子,不是作为退烧用的。

  现在不建议用酒精退烧,因为它通过皮肤,在酒精挥发的时候带走了一部分热量,但皮肤表面会通过皮肤把酒精吸收进去一部分,增加肝脏负荷,对人体没有好处。

  什么时候可以用药物降温呢?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38℃以上可以选用退烧药。一般我们医生会建议超过38.5℃,或39℃以上再用退烧药。

  一般低烧不要用药,用温水擦浴即可。那么家长在孩子体温高的时候可以选用哪种退烧药?现在市面上可以选用的退热药有很多,这里介绍一下我个人用的比较多的退热药,建议可以去药店购买及在家中备用的:泰诺林退热滴剂、美林、恬倩等。、

  发烧的根本原因是身体抵抗力下降,而引起微生物侵袭,身体适应不了外面的环境引起的一种常见热量,发烧仅仅是一个症状,分为低烧和高烧,如果发现孩子高烧不退,在退烧后有手脚冰凉的现象,可及时给孩子注意保暖,平时要做好饮食的工作。

二、发烧手脚冰凉请牢记这三种办法

  一、物理降温

  1.首先,我们不能用厚衣服来包裹孩子,我们一定要衣服宽松。减少孩子身上的衣服。这样有利孩子的散发出过多的体温。

  2.让孩子多喝水,喝水有调节体温的作用。由于发烧体温过高,体内蒸发的水分要多多平时,多喝水有助于调节体温作用。

  3.如果,在家可以用35-38℃的水温给孩子,洗温水澡,这样有助孩子的体温的散发。或用温水给孩子擦拭全身。

  4.可以用酒精给孩子擦拭,脚心和手心(注意:不能用酒精给孩子擦拭额头,因为酒精中会渗透到孩子大脑,对孩子的脑细胞和脑神经带来不挽回的伤害)

  5.用上退烧贴,来帮助孩子降温。

  6.孩子发烧如果在38.5℃以上,我们应该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在送往医院之前或者途中,同样可以使用物理降温。

  二、正确的做法

  当孩子发烧的时候,作为大人不要着急,我们首先要知道孩子发烧多少度,如果,在38.5℃以下,在家先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怎么做了?如果超过这个温度,我们应该赶紧送医院进行治疗。

  三、婴幼儿正常体温

  孩子的体温是容易比大人高一点的,因为孩子的身体是比较弱的,所以我们要多关心孩子的身体。

  婴幼儿由于新陈代谢较成人的旺盛,体温调节中枢没有完全发育完善,因此正常体温要比成人的偏高。然而,昼夜之间体温是有一定的波动,晨间低,下午的时候会偏高但是波动的范围不超过1℃。

三、宝宝发烧护理家长千万别犯六种错误

  错误一 没把握测体温时间

  孩子的平均正常体温是37℃,但一天中会有上下变化。有的宝宝在短短的数小时内体温会上下相差近2摄氏度。通常清晨体温最低,下午或傍晚达到最高。有时体育锻炼、情绪兴奋激动、进食和周围环境等因素也会导致体温升高。有些父母就会选择在这种“高温”时刻,给宝宝测体温,结果当然偏差很大了。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父母在宝宝完全平静下来,或是在吃完一顿热菜热饭30分钟之后,才测量体温。另外,向医生叙述孩子病情时,应告诉医生你是在一天中的哪段时间给孩子量体温。

  错误二 用耳朵测温法

  有些父母为了图方便,或者是不了解,就用耳朵温度计给宝宝测量温度。说句实在话,耳朵温度计对3岁以下的幼童不太适合。

  为不满5岁的宝宝测量体温的最精确的方法是采用直肠测量法。爸爸妈妈可以在带孩子上医院看病时,请医生为你作示范操作。在孩子大约5岁左右时,基本上可以用口腔温度计为他量体温。当孩子腹泻、恶心、呕吐或熟睡时,也可以采用腋下体温测量法。就医时应该告诉医生你是用什么方法为孩子量体温的。

  错误三 只关注发烧症状

  体温本身并不是观察宝宝疾病最关键之处。对大人来说,体温的高低通常反映出疾病的轻重程度。可是,宝宝可并非如此,因为他们的身体对温度的控制还不完善。有的孩子在感染轻微疾病时,发烧也达40℃,然而在得更严重的疾病时只有38.3℃。

  所以,宝宝发烧时,家长更应观察他的脸色、神态和行动。一个体温为38.3℃却脸色灰白、安静得有点反常的孩子,也许比一个体温为39.4℃但仍能满屋子乱窜乱闹的孩子病得重。各位爸爸妈妈可要学会察言观色,不要单单关注宝宝的体温而已。

  错误四 宝宝体温反弹时,过分焦躁不安

  比体重反弹更让妈妈焦虑的,是宝宝的体温反弹。这个时候,妈妈那个紧张担忧的样子让旁人也都坐立不安了。其实,小编想告诉妈妈:不用那么着急的。退烧药并不能治愈那些引起宝宝发烧的疾病,只是能在2到4小时内降低孩子的体温。此后,孩子的体温会反弹。父母要有准备,接受孩子体温反复的现实。

  错误五 忽视简易退烧法

  宝宝发烧是大事,妈妈也就想当然以为这类大事没有“大药”,是没法儿解决的。于是就狂给宝宝塞药,而忽视了一些简易又有用的退烧方法。殊不知,这些“容易被人遗忘”的退烧法,效果显着、简单可行,又能实实在在帮助孩子康复的方法。

  错误六 随随便便上医院

  宝宝发烧,不少爸爸妈妈第一个反应就是:抱上孩子,以“第一宇宙速度”,飞奔医院。其实,上医院也是要看情况。

  那么,宝宝发烧到什么程度才需要立刻就医?以下是一些通常的标准。当然,如果家长们不放心,那么一发现孩子发烧就带他上医院就诊也无不可。

  当孩子的体温达到以下度数,请立刻上医院就医:

  3个月(或更小):37.9℃

  3到6个月:38.3℃

  6到12个月:39.4℃

  如果在深夜,孩子的体温高于37℃,但未达到以上罗列的值,可以等到清晨再进行测量,以作决定。

四、孩子发烧8种情况必须看医生

  宝宝是否发烧?先要量对体温:有的家长不会测体温,只是用手探一下觉得“有点热”就认为宝宝发烧了,或者有的家长在宝宝刚洗完澡时量体温,这都是不准确的。事实上,宝宝的体温并不是不变的,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宝宝的体温常常会出现一些波动。例如,在傍晚时,宝宝的体温往往比清晨时要高一些;宝宝洗澡、进食、哭闹、运动后,体温也会暂时升高;如果衣被过厚、室温过高,宝宝的体温也会有所升高。如果宝宝有这种暂时的、幅度不大的体温波动,只要宝宝的精神状况良好,并且没有其它疾病症状和体征,通常不用考虑是生病了。此外,宝宝不同部位的体温正常范围也是不同的,口腔体温范围:36.7℃-37.7℃;腋窝体温范围:36.0℃-37.4℃;直肠体温范围:36.9℃-37.9℃。因此,家长在判断孩子是否发烧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宝宝发烧这些情况需要看医生

  1.小于3个月的宝宝突然出现发热,因有可能是严重疾病造成的;

  2.持续超过5天的发热,提示可能不是普通感冒引起的,需要查找下引起发热的原因;

  3.体温超过39度,通过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后2个小时后仍不退热;

  4.宝宝行为发生改变:比如不爱玩耍,很少说话,没有食欲,对周围食物漠不关心;

  5.出现脱水症状:小的婴儿换尿不湿的次数减少,或大的宝宝小便的次数减少;

  6.注射疫苗后体温超过39度,发热时间超过24小时,需要找医生判断下是不是由于疫苗反应引起的;

  7.宝宝出现抽搐;

  8.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你觉得自己判断不了宝宝情况的时候,不要管上面叙述的内容,及时带宝宝看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