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宝宝发烧手脚冰凉怎么办 如何正确给宝宝退烧

2017-11-30来源:网友编辑 作者:岑念薇

一、宝宝发烧手脚冰凉怎么办好呢

  孩子感冒一般是39度以上才需要内服药物处理,39度以下一般用物理疗法即可。因为人体有自身的免疫调节,在与细菌病毒抵抗时,体温均会上升。注意观察夜间体温,由于夜间人体免疫力格外低,容易烧上去,而白天又降温。

  宝宝发烧手脚冰凉这种情况在临床上经常见到,孩子本来发高烧却手足冰冷,待体温逐渐下降后,手脚又慢慢热起来,其实这是一种假冷真热现象。尽管孩子的手脚冰冷,但内脏却处于发热状态,这在3岁以下的婴幼儿中尤为多见。

  这种假冷真热现象,主要是因为宝宝(特别是婴幼儿)四肢血量少于内脏,由于四肢的供血不足,因而较成年人容易发凉。此外,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善,负责管理血管舒张、收缩的自主神经易发生紊乱,导致高热初发时四肢末端的小血管处于痉挛性收缩状态而发凉。

  不少家长不了解这种情况,一发现宝宝四肢发凉,就误以为宝宝受寒怕冷,马上将宝宝紧紧包裹起来,结果使得宝宝的体温得不到及时散发而越升越高,甚至发生高烧、抽搐。

  如体温超过38.5度,孩子发烧时,不要退热过快。许多家长急于给孩子退烧,是担心发烧会烧坏孩子的大脑,怕影响孩子的智力。其实,单纯的发烧是不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的。

  如果宝宝还有其他的不适,建议去看下医生,看下有没有炎症什么的,开点药回来吃比较好。

  在治疗的同时要多喝开水, 既补充体内液体量的不足,同时也利于退热。也可泡泡热水澡有利于降温。要注意饮食,荤菜最好不要多吃。还要经常给孩子搓搓手、脚,促进血液循环。

  从中医角度来说,宝宝刚经历腹泄和发烧,身体的元气受了损伤,需要补一补。可以切两片生姜,加5颗红枣,一勺红糖煮水喂宝宝喝,补气血的。另外饮食上不要吃生冷、寒凉的东西,可以用鸡、鱼煲粥,烂烂的、细软的那种,给孩子吃,便于消化和吸收。

二、如何正确给宝宝退烧呢

  1、正确使用退烧药。如果小儿体温不超过38.5度,一般不需要用退烧药物,但应该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若小儿体温达到39度时,为防止发生热痉挛,在医生指导下,选用适当的退热药治疗,或采用物理降温,如用75%的酒精或温水擦腋下、腹股沟、手心、脚心等血流量丰富的部位,也可以帮助退烧,而且效果很好,小儿愿意接受。但必须注意要边擦边注意给患儿随时盖好,以免受凉。

  2、发烧时要减衣服,不应采取捂汗的办法降体温,因汗水流失过多会使患儿感到疲惫无力。中医认为损失大量津液,反而对患儿恢复的利。

  3、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室温不要过高,保持在18到20OC为宜,同时,不要让过堂风直吹患儿。

  4、患儿发烧若仍不缓解,要配合医生,做好其他各项检查,便于早日找出致病原因,便于有针对性地对症治疗。

  5、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便于消化及吸收,以半流质为宜,如营养粥和鸡蛋面汤之类的饮食:多食蔬菜及水果,尤其要吃些含维生素C的新鲜果蔬。

  6、多饮水,吃流质饮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证机体足够的能量及水分。

  以上是关于宝宝发烧手脚冰凉怎么办 如何正确给宝宝退烧的介绍。宝宝发烧最好选择物理降温,38.5℃以下可勤些用温水擦浴,用温毛巾擦四肢及背部的皮肤至潮红,但还是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治疗。

三、宝宝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一回事呢

  宝宝发烧手脚冰凉的现象在临床上经常见到。这是一种假冷真热现象。尽管孩子的手脚冰冷,但内脏却处于发热状态,这在3岁以下的婴幼儿中尤为多见。而宝宝发烧手脚冰凉的原因具体如下:

  小儿四肢含血量少于内脏,四肢的供血不足,较成年人容易发凉。此外,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善,负责管理血管舒张、收缩的植物神经易发生紊乱,导致高热初发时四肢末端的小血管处于痉挛性收缩状态而发凉。

  不少家长不了解这种情况,一发现宝宝四肢发凉,就误以为宝宝受寒怕冷,马上将宝宝紧紧包裹起来,结果使得宝宝的体温得不到及时散发而越升越高,甚至发生高烧、抽搐。

  其实孩子发烧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爸爸妈妈们应该理性对待,不要盲目给宝宝吃药或是闷坏宝宝。如果宝宝还有其他的不适,建议去看下医生,看下有没有炎症什么的,根据医生的叮嘱服用医生开的药为宜。

四、宝宝发烧用药的三大误区是什么呢

  宝宝发烧,妈妈最着急!也因为这样,妈妈们总是会在不经意间犯错误,如给宝宝吃退烧药,或用被子将宝宝紧紧裹住等。她们不知道,这样做却往往可能造成反效果。今天,针对宝宝发烧用药这个问题,小编特指出可能有的三大误区,希望妈妈们们不要犯这样的错误啦!

  1、发烧不吃药,只喝水就会好

  很多妈妈都担心药物对宝宝会产生副作用。其实宝宝发烧很常见,但如果宝宝烧到38.5℃以上或是宝宝出现明显不适症状,要及时给宝宝服用退热剂。

  2、宝宝发烧马上送医院打针!

  看着宝宝难受,妈妈们就会想要追求更快的退烧方法,很多时候,妈妈们都会选择直接打针而放弃吃药治疗。

  可是,目前用于儿童退热的针剂主要是氨基比林及其衍化物,这类药物相对来说副作用比较大,容易产生虚脱、休克等问题。另外,此类药物肌肉注射局部刺激,可能会引起感染;而且宝宝对于打针也非常恐惧而吵闹不安,稍有不注意可会引起意外。

  3、成人药品小儿减半即可

  目前市面上儿童药品稀缺,很多成人药品在儿童剂量的描述中,只有“小儿减半”。并没有针对宝宝年龄、体重的区别剂量,也没有标准的卫生量具。

  但是,宝宝与成人不仅体重不一样,生理、病理方面也有着差别,尤其是肝、肾等脏器发育不完善,酶系统未建立。给宝宝服用成人退烧药物,会加重肝脏或肾脏的代谢而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妈妈们切记莫要给宝宝服用成人退烧药物,要给宝宝服用婴幼儿专用的退热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