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正确辟谷可提高人体机能 但怀孕可以辟谷吗

2017-06-21 来源:网友编辑 作者:齐天荷

一、什么是辟谷

  辟谷最早的记载源自《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作为一种延年益寿的养生法则,辟谷在很多古书典籍里也有记载。

  传统的辟谷分为服气辟谷和服药辟谷两种主要类型。服气辟谷主要是采用绵长柔细的呼吸方法。这一方法来源于仿生吐纳,所以又叫做龟息。道家认为,乌龟之所以长寿,是因为它“食气”。气在人体内循环不止,不可或缺。气的运行包含着人体最深奥的秘密。古籍中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在辟谷之前首先练习“服气”,不仅能抵御断食带来的饥饿与虚弱,还能使人精力旺盛,益寿延年,其效用目前缺乏科学依据。服药辟谷则

  在食气的同时,还需进食杂食和药饵。关于所服之药,各家各流派也不尽相同,常用的杂食是芝麻、黑大豆、红枣、栗子、胡桃肉、蜂蜜及酒类。至于药物就更多了,有地黄、黄精、何首乌、枸杞子、天门冬、麦门冬、菊花、茯苓、白术、松子、柏子、苡仁、山药、杏仁、白芍、菖蒲、泽泻、石韦等。还有一些辟谷人士只是提倡少食,在辟谷过程中仍进少量主食,这与节食其实并无二致。通观此类辟谷手法,其实质均是限制热量摄入。在修习中所服下的“药物”,有些是以脂肪为主,有些则以糖类为主,但其所含热量均远低于正常三餐。在科学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辟谷,确实有利于身体的健康,但其功效不应过分夸大,其中的科学原理仍有待研究。

二、辟谷的正面影响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的首选方法就是节食。如果节食和改变生活习惯能够将血糖维持在合理水平,那么就不必求助于药物,这也是不少辟谷推崇者声称辟谷能够“治愈”糖尿病的原因之一;但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均适用节食的疗法,某些糖尿病类型容易在饥饿的条件下诱发酮症酸中毒。因此对于患者来说,节食的具体操作要有明确的计划和安排,并兼顾自身感受,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而不可盲目投身辟谷的怀抱追求“根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由于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节食和控制体重无疑也将使人们远离这一人类第一健康*的威胁。动脉硬化及粥样斑块是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管病(脑梗塞、脑出血)的直接原因,节食则有助于降低血脂、逆转脂肪肝,推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故此部分辟谷爱好者认为辟谷能够“疏通和软化血管”,其意义实际上也不外乎节食减肥带来的好处。

三、辟谷的误区有哪些

  在现代医学还未进入中国的年代,阴阳和气血是国人理解健康的主要方式;在现代医学进入中国之后,传统也没有丧失它的地位。站在传统一边,科学看上去未免机械和冰冷;站在科学一边,传统则未免显得含混、粗糙而迷雾重重。科学很难告诉你人的“元气”和“经络”是什么东西;同理,传统也不应标榜自己早已洞悉了科学的终极奥秘。

  源于道家学说的辟谷养生法源远流长,然而在以辟谷为代表的一些传统养生的激烈主张者那里,科学概念往往被有意无意地歪曲,科学思想则常常被曲解。人们多多少少会夸大辟谷的神奇功效,有些人甚至把辟谷描绘为可以医治百病的灵丹,似乎经过几个周期的辟谷,绝大多数顽疾都可康复,这显然与客观事实不符。经验和理智都告诉我们,世上并无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面对疾病时相信科学、理性对待才是正确的态度。

四、怀孕是否可以辟谷

  女性在怀孕之后,身体需要多种的营养和维生素,而辟谷的话摄取的食物就少了,孕妇营养就不够了,因此是不能够在怀孕的时候辟谷的。此外,还有处于身体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哺乳的妈妈、糖尿病人、营养不良的人、肝功能、肾功能等有障碍的人、老年人等等都是不适合辟谷的。

  辟谷确实能够让身体内的一些毒素排除体外,而且能够燃烧体内的脂肪,达到减肥的目的。但是要达到对身体好的目的,前提是要正确辟谷。辟谷的时候一定要在专业的辟谷养生师指导下完成,通过静坐冥想、服气、吞气等等来辟谷。在辟谷的时候不要急进,就像减肥,不能辟谷几天就认为能够有明显效果,辟谷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需要慢慢来的。辟谷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乐观的心情,不能够生气,而且要忌烟酒、糖、牛奶、豆浆、柿子、香蕉等等。在辟谷开始之后的三天,人们常常都会觉得饥饿难受,或者有疲乏的感觉,而在第四天之后,人就会感觉比较轻快了,也开始适应了饥饿难受的感觉了,没有进食的一个欲望,也会感受到能量涌进体内了。

  总的来说,人们只要正确辟谷,能够减肥排毒、祛病等等,是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的,但是并不是人人都适合进行辟谷的,比如说怀孕了就不行了,毕竟孕妇吃的食物不仅仅提供给自身,还需要提供给正在子宫里慢慢发育的宝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