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做肾穿刺 对身体的危害
2017-07-17 来源:网友编辑 作者:邬尔岚
一、为什么要进行肾穿刺
肾穿刺,也常称肾穿刺活检术或肾活检,是在B超引导下使用穿刺针取少量肾组织进行病理检验的检查。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是一项成熟的操作技术,对于肾脏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治,临床医生将首先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液和尿液等化验的结果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但是,部分患者疾病原因不明,或迁延不愈,或突然恶化,这时为了明确诊断和了解疾病的状况,仅仅依靠常规化验是不够的,而且许多肾脏疾病均有相同或类似的临床表现,如均出现浮肿、尿量减少、蛋白尿等,病理检验结果却不相同,因而行肾穿刺“叼取”极少量的肾组织进行相关的病理检查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医生在制定用药方案时将更加有的放矢,同时也可了解预后。
二、哪些患者不宜作肾穿刺
临床上以下疾病患者皆可列为不宜作肾穿刺范畴:
(1)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肾活检时危险性,较大,易出血,目前认为属穿刺的禁忌证。
(2)对侧肾功能不良时,为防止发生并发症,肾功能丧失从而导致肾功能衰竭,应避免作健侧肾穿刺。
(3)孤立肾及肾动脉瘤,为防止大出血,不宜作肾穿刺活检
(4)肾肿瘤、肾囊肿、肾积水、肾脓肿、肾感染性病变时,为防止肿瘤扩散,炎症弥散,故无穿刺的必要。
(5)恶性高血压、贫血、有明显出血倾向、精神异常及全身衰竭的患者,不宜行肾穿刺。
(6)肾肿瘤、多囊肾不宜进行。
(7)独立肾或者严重肾缩小者不宜进行。
(8)全身状况不允许者,如妊娠期、过度肥胖、年迈体弱、精神异常或极不配合者、大量腹水者等。
三、肾穿刺的危害
(1)血尿:血尿为肾穿刺活检最常见的并发症,穿刺后约80~90%有镜下血尿,肉眼血尿的发生率因穿刺针损伤程度而异,约占5—50%。一般血尿在1~5天内自行消失,无需处理,对患者的肾脏无影响。 。
(2)腰痛:肾穿刺术后,多数患者有同侧腰痛或不适感,约经 3—5天自行消失,少数患者可持续很久。
(3)感染:穿刺术后感染,多因无菌观念不严,或原有肾感染在穿刺后细菌扩散所致。由此在作肾穿刺术时,应严格消毒,正确掌握操作方法,合理选用抗苗药以预防感染。
(4)低血压:穿刺术后出现血压持续偏低,大都因出血或肾病综合征患者血容量不足所引起。
(5)少尿或无尿:有少尿者常有低血压,纠正血压后尿量增多,有的病例因血块梗阻,可见肾绞痛,血块排出后,症状即可解除。
(6)组织损伤:一般肾穿刺对肾组织损伤轻微,但由于穿刺点定位刁;准确,也可误穿入肝脏、脾脏、胆囊或肠管,而引起并发症。
(7)肾周围血肿:由于肾脏血供丰富,肾周压力又低,因此穿刺后易有血液渗出,形成无症状的小血肿,发生率在0。5—1.5%左右,3个月后即可消失。
四、肾穿刺对身体有损害吗
正常人体单个肾脏中约含有一百万个肾小球,一次肾穿刺仅“叼取”约5~30个肾小球,如同在头上拔去数根头发,而且是在B超引导下进行的,对人体的损伤非常小。
但作为一项手术操作,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血尿和肾周围血肿,可表现为腰部酸痛,但经内科保守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可在短期内自行痊愈;肾穿刺也可能损伤其他脏器,如误穿胆囊等,或者出现创口大出血,但此类情况非常罕见。
采用肾穿刺*组织检查法对诊断和治疗最有帮助的肾脏病是:肾病综合征、不明原因的蛋白尿或肾小球源性血尿、肾小管--间质病变、继发性肾炎中的狼疮性肾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引起的肾脏损害、肾移植后又怀疑原发病复发或有排斥反应者。可能有帮助的是: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疾病而肾功能损害较快、急性血管疾病的肾损害、妊娠肾病、尿酸性肾病、急性而快速发展的肾小球肾炎、原因不明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小球肾炎多为自限性疾病,一般不主张采用肾穿刺*组织检查,只有经治疗2~3个月后,病情仍未缓解,怀疑转为慢性肾炎时,方考虑采用该方法,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