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类白血病反应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小儿类白血病反应的特征是什么
2017-07-08 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吕妙菡
一、小儿类白血病反应有哪些护理措施
一、小儿类白血病反应的一般护理措施有哪些?
1、合理休息,病人可进行一般活动,但休息时可使基础代谢率降低,减少氧的消耗,因此,合理安排休息很有必要。
2、鼓励病人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品。
3、饮食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以补充由于机体代谢亢进所消耗的热量。
4.保持良好情绪,注意作息规律。
二、小儿类白血病反应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1、多进食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有油菜、雪里蕻、西红柿、小白莱、韭莱、荠莱、山楂、柑桔、鲜枣、猕猴桃、沙棘及柠檬等。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有胡萝卜、南瓜、苜蓿、柿子椒以及菠莱等。
2、多摄入含铁质丰富的食物如动豌豆、黑豆、绿色蔬菜、大枣、红糖、黑木耳、芝麻酱、蛋黄等。
3、少食多餐,或在三餐之外,增加一些体积小、热量高、营养丰富的食品,如糕点、巧克力、面包、猕猴桃、鲜蔬汁等。
4、需给以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而易消化的饮食,以补充体内热量及各种营养物质的消耗。
二、小儿类白血病反应有哪些症状特征
临床类型按反应性增多的细胞可分为6种类型:
(1)粒细胞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总数可达50×109/L以上。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可伴一定数量的幼稚细胞。成熟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出现中毒性颗粒和空泡,骨髓象除了有增生和左移现象外,成熟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明显增高。见于感染,失血、中毒等。
(2)淋巴细胞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计数轻度或明显增多,分类中成熟淋巴细胞占40%以上,并可有幼稚型淋巴细胞出现。见于感染,变态反应性疾病等。
(3)嗜酸性粒细胞类白血病反应:外周血象中嗜酸粒细胞明显增多,无幼稚细胞;骨髓象原始细胞不多,也无ph染色体以及嗜酸粒细胞形态异常等。常见于感染、变态反应疾病、药物反应等。
(4)单核细胞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计数在30×10的9次方/L以上,单核细胞>30%。见于感染等。
(5)红白血病类白血病反应:外周血中有幼红及幼粒细胞,骨髓象粒细胞系增生,红细胞系增生见于中毒、脾切除术后等。
(6)浆细胞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增高,外周血中的浆细胞分类计数增高,常>5%,中性粒细胞左移,单核细胞增多,骨髓象示浆细胞系统增生活跃,但一般<20%,可见少量的幼浆细胞,甚至原浆细胞。见于感染等。
三、小儿类白血病反应有哪些病因
1.多种因素刺激
类白血病反应是机体因感染、肿瘤、电离辐射、药物中毒、外伤、休克、烧伤、过敏、大出血,溶血等因素刺激,而发生暂时性的类似白血病样的血象反应,感染、毒素、肿瘤及其他有害物质吸收入血是诱发患儿发生类白血病反应的主要原因。
(1)感染最常见,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2)中毒高热中毒、汞中毒、食物中毒、子痫等。
(3)肿瘤霍奇金病、肿瘤有骨转移等。
(4)药物砷剂、解热镇痛药、磺胺药、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锂盐等。
(5)出血急性失血与溶血等任何原因引起的大出血、急性血管内溶血。
(6)外伤损伤颅脑外伤、挤压综合征、大面积烧伤等。
(7)变态反应性疾病剥脱性皮炎、风疹、过敏性肺炎等。
(8)其他此外还可见于肺梗死、心肌梗死、电休克、电离辐射性疾病、脾切除术后等。
2.各类型的引起原因
(1)粒细胞类白血病反应见于急性细菌感染,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休克、类风湿病、药物中毒、骨髓转移等。
(2)淋巴细胞类白血病反应见于百日咳、结核病、风疹、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等。
(3)嗜酸性粒细胞类白血病反应见于寄生虫病、变态反应疾病、胶原性血管疾病、药物反应等。
(4)单核细胞类白血病反应见于播散性肺结核、风湿病、布氏杆菌病、肠阿米巴病等。
(5)红白血病类白血病反应见于严重贫血、苯中毒、脾切除术后等。
(6)浆细胞类白血病反应见于晚期结核、肝病。
四、小儿类白血病反应有哪些检查方式
1.血象
疾病过程中出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显著增加,可高达(50~200)×109/L,同时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现象明显,并出现较多的晚幼粒、中幼粒,甚至少量的早幼粒和原粒细胞,粒细胞增多可类似慢粒或急粒血象,但胞浆中可见粗大的中毒颗粒,空泡变性,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值增高,白细胞减少型常可见有原始和幼稚细胞,血红蛋白多正常或轻度减少,血小板多正常。
2.骨髓象
可见感染中毒性反应,也可正常,可呈增生明显或轻度活跃,常以一个系列增生为主,多数以成熟细胞为主,亦可有核左移或成熟障碍,常无核浆发育不平衡,红系和巨核系正常。
3.细胞化学染色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明显增高。
4.遗传学检查
无Ph1染色体,根据原发疾病的需要选择辅助检查,如胸片、B超、心电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