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喘憋性肺炎怎么办 宝宝喘憋性肺炎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2017-11-12 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朱代荷
一、宝宝喘憋性肺炎怎么办呢
1.普通型以中草药为主,辅以对症疗法。原则上不用抗生素和输液治疗,隔离条件差的地方可用青霉素。
(1)保证一定液体入量,尽量鼓励口服。
(2)对喘憋、烦躁者,可用氯丙嗪、异丙嗪合剂,采用肌肉注射,必要时加水合氯醛灌肠或口服。
(3)中草药以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平喘为主。一般病例用射干麻黄汤加减,苔黄、舌红等热象明显者用加味麻杏石甘汤。
(4)止咳化痰除中药煎剂外,可加溴己新或竹沥水。
2.重型除应用普通型的治疗措施外,还可加用雾化吸入,并注意以下几方面:
(1)乳清液或从初乳提取的分泌性IgA雾化吸入治疗。
(2)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
(3)室内保持一定湿度和加强湿化气道,使痰液稀释,易于排出。
(4)如以氯丙嗪、异丙嗪缓解严重喘憋效果欠佳时,可加用氢化可的松每次静脉滴注,仍不缓解时可试用5%碳酸氢钠,缓慢静脉推注。也可试用酚妥拉明加间羟胺注射,或试用东莨菪碱注射。
(5)因口服液体困难、较长时间不能进食者应进行输液,缓缓静脉滴入。有脱水者,可按肺炎脱水方案补液。
(6)对心力衰竭或疑似心力衰竭病例,及时应用强心药。
(7)疑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应用相应抗生素。
3.极重型则针对严重并发症进一步治疗。
(1)进行给氧的超声雾化,随后拍背充分吸痰,以利呼吸道通畅。
(2)出现循环衰竭时,应用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及酚妥拉明等血管活性药物静脉滴注。
(3)疑似DIC者,可用活血化瘀中药,或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应用肝素。
(4)有脑水肿征象者,给予脱水剂,一般静脉内推注20%甘露醇。
(5)有明显代谢性酸中毒者,可于静脉点滴液中加适量碳酸氢钠,血钾降低者及时应用氯化钾。
(6)呼吸衰竭继续加重,一般措施难以控制,符合应用指征者,应用人工呼吸器。
二、宝宝喘憋性肺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1.分阶段表现
临床上大体可分为发病、喘憋、减轻、恢复几个阶段。
(1)发病:潜伏期1~4天。多数急骤发病,仅部分患儿有低热、咳嗽、流鼻涕、喷嚏等前驱症状,约经24小时迅速进入喘憋阶段。
(2)喘憋期:不同程度的喘憋及发作性喘憋加重为本病的特征。患儿有咳嗽、鼻扇、呼吸急促等,发作性喘憋加重时可有明显烦躁不安、心率及呼吸更为加速,面色苍白(少数面红),口唇及指趾发绀,三凹征明显。肺部叩诊呈过清音,听诊有哮鸣音,多数尚有中小水泡音,发作性喘憋极重时可有呼吸道梗阻,听不到呼吸音和喘鸣音。肝脏下界因肺气肿而下降,重者伴有肝肿大。本病发热多数37.5℃~39℃,少数为37℃以下或高热。喘憋多数在24小时或48小时内缓解。
(3)缓解期:喘憋缓解后患儿一般情况好转,肺炎体征反而更加明显,两肺可听到中小水泡音及捻发音,肝脏仍大。约2~4天,多数患儿肺炎体征逐步减少。
(4)恢复期:一般在发病的第4~7天,呼吸及精神状况好转,肺部水泡音变粗大以至消失,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2.分型表现
本病据症状轻重,可分为普通型、重型及极重型:
(1)普通型:精神较好,呼吸急促,轻度鼻扇,无发绀,喘憋症状较轻且持续时间短。一般病程较短,预后良好。
(2)重型:多有烦躁不安及嗜睡,呼吸急促,婴儿呼吸60次/分以上,心率160次/分以上,常伴有阵发性喘憋加重,出现鼻扇、三凹征及发绀,有的患儿可发现疑似心力衰竭。
(3)极重型:小婴儿较多见,患儿阵发性喘憋不易缓解,呼吸非常急促,婴儿可达70次/分以上,鼻扇、三凹征、发绀极其显著。
三、宝宝喘憋性肺炎有哪些检查
一、检查
1.一般检查
血常规多数患儿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约半数病例在10×109/L以下,很少达20×109/L。分类中性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不增高。尿液检查多为正常,部分病例有微量蛋白及少许白细胞。
2.病原学检查
对患儿鼻咽分泌物做病毒分离或免疫荧光抗体检查,以证明合胞病毒或其他病毒。
3.X线检查
急性期X线胸片多数可见肺门阴影扩大,肺纹理增粗、模糊,病变多为两侧性。在支气管周围呈小片状密度不均匀且不规则影,部分纹理周围有间质病变。一般肺气肿明显,有的可见右上中叶间胸膜反应,少数有肺不张。
二、诊断
典型的小儿流行性喘憋性肺炎临床表现与毛细支气管炎基本相同,有明显的喘憋和阵发性喘憋加重,但也可有些不同之处,例如小儿流行性喘憋性肺炎肺部炎症可能更重,年龄不仅小于2岁,2~4岁可占1/3,还有少数4岁以上患儿。
关于发现小儿流行性喘憋性肺炎的流行,只要对小儿流行性喘憋性肺炎这一特殊类型肺炎有所认识,并不困难,发现流行的征兆如下:
1.在流行季节短期内出现大量以阵发性喘憋为特点的患儿,喘憋肺炎较常年增加1倍以上。
2.以发作性喘憋和喘鸣音为特点的病例占肺炎病例的50%以上。
3.患儿多来自农村,2岁以上患儿占相当比例。
4.肺部炎症较一般毛细支气管炎为重,住院患儿中重型及极重型者较多。
四、小儿喘憋性肺炎该用什么药呢
1、川贝梨:川贝5克,生梨1个,冰糖适量。先将梨切去头部,剜空梨心,放入冰糖、川贝,再将梨头盖上,用牙签固定。放入碗内同蒸,将梨与汁同服,适用于咳嗽初起而痰多者。
2、三仙饮:生萝卜250克,鲜藕250克,梨2个。切碎绞汁加蜂蜜适量。热咳者可生服,寒咳者将汁加生姜数片,蒸熟后服用。
3、百合汤:鲜百合100克(干品30克),糖适量。加水煎汤,饮汤食百合,早晚各次。适用于肺虚久咳。
4、川贝百合汤:川贝母50克,百合8克,荸荠25克,大鸭梨50克,冰糖适量。将荸荠洗净,去皮切碎;大鸭梨去皮、核,洗净切片;与川贝、百合、冰糖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20分钟即成。每日1剂,分2次食完,连服3~5日。能清热生津,化痰止咳,适用于支气管炎咳嗽痰黄粘稠量少,口咽干燥,舌红少津,小便短黄等。
5、花生冰糖汤:花生仁100~150克,冰糖50克。将花生仁洗净,与冰糖一起入锅,加清水2碗同煮,至花生仁熟烂即可,吃花生饮汤。1剂/日,分2~3次服完,连服5~7日。
功能:补脾润肺。
主治:小儿支气管炎以及百日咳、干咳痰少、秋冬燥咳等。
6、金菊红糖水:金菊花15克,红糖50~100克。将金菊洗净,放入瓦锅中,加清水2碗,煎至1碗时去渣,加入红糖调匀,温服或代茶饮。1~2次/日,连服3~5日。
功能:清热化痰止咳。
主治:小儿支气管炎以及感冒咳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