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增高补钙食谱说明 儿童增高的生活细节
2016-08-26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李新波
一、儿童增高补钙食谱说明
海带牛肉汤
食材:500g牛肉、100g海带、适量盐、适量胡椒粉、适量料酒、适量大葱、适量枸杞、适量香油
做法:1)海带2)用水泡发3)泡发一晚4)上好的牛肉洗净切块5)汆水6)汆水后冲洗7)泡发好的海带放入细盐轻轻揉搓,冲洗干净。8)将收拾干净的海带切块和汆水后冲洗干净的牛肉块一起入点高压锅倒入料酒9)电高压锅设置煲汤这一档,就可以不用理会它了10)30分钟后开锅,下盐、胡椒粉、香油11)盛出,切上几片大葱,放上几个枸杞点缀,即可上桌开吃啦!
黑芝麻核桃粥
食材:30g大米、20g糯米、30g核桃仁、30g黑芝麻、适量冰糖
做法:1)大米和糯米用清水浸泡10分钟。2)锅中水烧开放入大米和糯米。3)大火煮开
加盖小火炖煮。4)核桃芝麻炒香。5)然后用蒜臼捣碎。6)米粥煮至粘稠加入冰糖,煮至冰糖融化。7)再放入黑芝麻和核桃仁。8)搅拌均匀煮上2分钟关火。
内脂豆腐脑
食材:50g干黄豆、400ml清水、3.5g内脂、适量海鲜酱油、适量香菜、适量行酥辣椒
做法:1)将干豆泡十小时以上,夏天要换几次水。2)泡好的黄豆是干豆的三倍重左右。3)将泡好的豆子放在磨豆器里。加入清水磨出豆浆。4)将磨好的豆浆倒在铺有沙布的滤网上,将豆浆过滤。5)内脂用少许凉开水稀释。6)将豆浆煮开后保持二分钟。7)关火使豆浆的温度降到80-90度左右倒入内胆水,并用勺不断从上到下翻匀。8)盖上盖子,使温度保持,十五分钟后凝固即成。9)将豆腐脑盛到小碗里。10)倒上海鲜酱油,香菜切末。加入香酥辣椒即可食用。
二、儿童增高的日常妙招
秘籍一:每天坚持户外活动1小时
多些户外活动不但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对长高有帮助!
在婴幼儿时期,可以让孩子做主体或者被动体操。在学龄时期的孩子,可以让他做一些向上跳的运动,例如可以让孩子跳皮筋、踢毽和各种球类运动。在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就可以尝试跳高等弹跳运动及全身性的运动,像是篮球、排球等。
除此之外,在孩子18岁之前最好不要让他举重、杠铃、铅球、铁饼等负重训练。
秘籍二:蛋白质、矿物质不能缺
在孩子10-13岁的时期,他们每天所需的蛋白质量大概在70克左右;当孩子13-18岁的时候所需要的蛋白质量大概是80克。然而给孩子补充蛋白质最好的方法就知每天一杯奶,这是增高的秘诀之一。
如果想让孩子长高,那么在日常吸收的矿物质一定不可以缺少钙、磷、锌,同时还要注意给小胖子减肥,因为过肥会让升高受到一定的影响。
秘籍三:10点前睡觉
其实生长素一般都会在夜间深睡眠时分泌达到高峰。如果父母想孩子有高个头的话,在孩子3-6岁的时期,要保证每天有10-12小时的睡眠时间。而小学生、初中生最好可以保证有9-10小时的睡眠时间,高中生则保持每天8—9小时的睡眠。
为了让孩子尽快地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最好让孩子在晚上10点之前可以入睡。
秘籍四:尽量让孩子少蹲着
当孩子长期蹲着玩的时候,由于双腿长期处于弯曲状态,很可能会造成腿部的血液循环不畅,骨骼还有可能会向外弯曲。所以,尽量避免让孩子长期蹲着。当孩子蹲着玩的时间久了,需要提醒孩子转向其他游戏,减少长蹲的时间。
还有就是坐椅子上时最好可以让后背靠紧椅子背,这样的姿势可以让脊柱保持挺直的状态。注意这两点对孩子长高有帮助。
三、儿童增高的认识误区
错误想法一:现在不长,以后总要长的
其实爸爸妈妈的这种等待心理是错误的,如果不及时到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万一生长激素分泌不足,那么宝宝可能就会停长,等到骨骺线闭合,孩子就再也长不高。
生长激素不足可引发矮小症。引起矮小的原因较多,其中生长激素缺乏或分泌不足就是其中很常见的原因。由疾病所致的矮小症患者中,内分泌疾病引发矮小症占临床矮小症病人的60%以上,这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障碍,而生长激素是人出生以后促进骨骼和器官生长的最主要激素,它的不足会直接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生长激素缺乏的宝宝多数都是1岁后开始呈现生长缓慢的趋势,他们往往表现为匀称性矮小,可能已经是二十多岁的成年人了,但永远长着一张娃娃脸,甚至声音还仍然是稚嫩的童音,可是他们的智力却跟正常人一样。生长激素的缺乏也让宝宝所有的发育都晚了一步,尤其是生殖系统,而且多数人青春发育期都有所延迟。这些人如果不进行生长激素治疗,就会变成我们俗称的“小侏儒”,一般男性成人后身高只有1.45米左右,而女性也不会超过1.35米。
所以,一旦发现了宝宝的身高在不正常的情况下停止了生长,一定要尽快去看医生,明白是否是因为身体出现了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的问题。如果以为孩子以后还是会长而忽略了,这会害了孩子的一生。
错误想法二:家庭遗传好,宝宝身高肯定没问题
遗传虽然是影响身高的重要因素,但也只占70%左右,后天因素也决定宝宝的最终身高。当发现宝宝停长、缓长时,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切不可疏忽大意而影响了宝宝的身高。
爸爸妈妈总是以为自己有了一定的身高,那么自己的宝宝也就在身高方面就一定没有问题。一定能够长得跟自己一样高,甚至会超越了自己的身高。但是,决定身高的因素中遗传基因只占三分之一,后天的环境条件占三分之二。而在后天的条件中,赖氨酸、锌、钙等核心营养又是最关键的。而在后天的条件中,赖氨酸、锌、钙等核心营养又是最关键的。
无论怎样,人类的生殖繁衍充满了太多的偶然性,这种偶然总是给人以意外的“惊喜”。在生育过程中,爸爸妈妈各自只有一半的基因会传给子代,由于“高”基因的随机分布,这一半基因,带有太多的偶然。
虽然更多的是平等组合,宝宝继承了爸爸妈妈双方的特点,但有可能是高高组合、孩子更高,也有可能是矮矮组合、孩子更矮。甚至有可能出现我们假设的一种特殊情况:某人的基因随机分成2半,一半带有所有的“高”基因,一半是一个“高”基因也没有,他的配偶也是这种情况。
不幸的是,双方都没有“高”基因的基因竟然结合了。这种情况,他们的孩子先天上还有优势么?姚明的孩子以后身高是不是可能会不足170公分?反之,矮人的孩子,在先天上也可能会“高”人一等。看来,从遗传来推测身高也有不靠谱的时候。
错误想法三:还是长不高,我没办法了
很多家长想方设法把自认为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往孩子的嘴里“塞”,结果孩子不但没有长高,反而成了“小胖墩”,甚至导致,阻碍孩子的生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营养过剩。
儿科生长发育专家说,根据检查结果分析,有些宝宝属于营养过剩会使得发育偏早,骨龄提前,导致“只长肉,不长高”。
专家说,营养过剩可能使得青春期发育提前,而过早的青春发育缩短了儿童期的生长,过快的青春发育速度使青春期生长不够而造成宝宝青春后期及成年身材偏小,这属于内分泌疾病的一种。“这类宝宝通常都在青春期之前长得比较快比较好,而青春期时就比不上其他小孩了。”
四、儿童增高的生活细节
1吃:每天一杯乳制品
首先,生活上要注意营养,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很重要,鱼、虾、瘦肉、禽蛋、花生、豆制品等都富含优质蛋白质,每天一杯乳制品是增高的秘诀。锌是身高增长的关键因素,多摄入相关食物,可预防因锌缺乏而造成的身材矮小。易吸收的含锌类食物是动物性食物,如猪肉、牛肉、羊肉、动物肝脏等。
2.动:伸展运动助长高
其次,运动是刺激长高的有效方法,青少年应该多参加轻巧、伸展的运动,例如跳绳、吊单杠、游泳和各种球类活动。一次运动不小于30分钟,一周不应少于3次,但像举重这种“负重”的运动就不适宜了。
3.睡得足够质量
此外,自古以来就有“能睡的娃娃长个儿”的说法,这被大众总结出的规律确实存在科学依据,因为,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是在熟睡时,夜间生长激素的分泌是白天的三倍。孩子睡后,从晚上9时起,生长激素的分泌逐渐增加,到夜里12时左右达到高峰,早晨5时以后逐渐下降。现在的孩子*活动多,如果因上网等原因经常迟睡,孩子生长激素的分泌就会受影响,一二年后,身高将明显低于早睡的孩子。梁立阳建议,孩子睡前避免光刺激,像超过2小时的看电视或电脑,大脑会很兴奋而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睡眠质量高不高也很重要,孩子睡前最好不吃东西,以免血糖水平提高,抑制生长激素分泌。睡前也别大量喝水,夜里排尿也是干扰正常深度睡眠的行为。
4.激素治疗要看身高潜力
对于家族性身材矮小的孩子,目前可以通过国际公认的生长激素治疗促进增高,但是,并非任何矮小的儿童都适合使用,必须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体格检查、骨龄测定、必要的内分泌功能检测后才能确定是否适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