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严重脱水的症状有哪些 如何预防宝宝脱水

2017-06-14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陈南琴

一、宝宝严重脱水的症状有哪些

  脱水性质指现存体液渗透压的特征。在脱水时,水和电解质均有丢失,但不同病因引起的脱水,其水和电解质 (主要是钠)的丢失比例可不同,因而导致体液渗透压有不同的改变。根据脱水时渗透压的不同,临床将脱水分为等渗性(混合性)脱水、低渗性(缺钠性)脱水和高渗性(缺水性)脱水,其中以等渗性脱水最为常见,其次为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最为少见。钠是构成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所以常用血清钠来判定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腹泻同时一般伴有呕吐,腹泻的疾病患儿一般不愿意进食和进水,所以容易产生脱水。脱水就是由于上述的原因,造成细胞外液液体的大量流失。细胞外液不仅是有水,还有电解质,主要代表是钠离子、氯离子、镁离子等等。所以水丢失的同时,还有离子的丢失 脱水分轻度、中毒、重度。

  轻度脱水:腹泻不是很厉害,表现为轻度脱水,主要是可以看出舌,嘴唇比较干燥,尿量稍微有些减少,精神弱,如果能及时纠正,对人体没有太大危害。 中度脱水:精神萎靡不振,皮肤干燥,弹性差,如果用手指捏起腹部的皮肤,松开手,腹部的皮肤不能马上展平。孩子有唇舌的干燥,唾液少,眼窝塌陷,闭上眼睛后,仍然可以看见眼球,在医学上叫做:闭目露睛。

  一般孩子到了中度脱水,要引起医生和家长的高度重视,口服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还要点液。

  重度脱水:由于大家对腹泻认知度的不断增高,腹泻的时候及时就诊,重度腹泻比较少见。重度脱水是由于大量体液的丢失,比例在10-15%以上,会伤害到其他的脏器,肾脏,中枢神经系统,严重的会休克,重度脱水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危害很大。所以要高度防止重度脱水,危及孩子的生命。

二、预防宝宝脱水的方法有哪些

  过热:夏季气候炎热,如果宝宝活动过多,或者只是待在一个通风不好、闷热的房间里,都会让宝宝出汗,并造成水分流失。为了预防宝宝在天气热时发生脱水,给宝宝喝的流质要比平时多,这能预防宝宝脱水,观察宝宝补充水分是否充足的办法就是看他的尿色是否清亮。

  发烧:宝宝发烧会丢失大量的体液,因此,只要宝宝发烧了,就要给他喝大量的液体。可以是奶、母乳、白开水,已经加辅食的宝宝还可以喝稀释的果汁,原则是少量多次。如果宝宝有吞咽困难,需要询问医生可能的原因,看医生有没有办法来帮助宝宝缓解不适感。

  呕吐:呕吐是引起宝宝脱水的重要原因之一,病毒和肠道感染都会导致呕吐从而引起宝宝脱水。如果宝宝呕吐,你可以尝试少量多次地给他喂奶或喂水,开始时每5分钟喂给他两小勺。如果他1小时内没有呕吐,就可以每隔15分钟喂给他4小勺。如果宝宝脱水是由于呕吐引起的,补液盐溶液会起到很好的补充水分的作用。

  腹泻:腹泻最常见于急性肠胃炎,此时宝宝体内的水分就会大量流失。这种情况下,不要给宝宝喝果汁,这样可能会加重他的病情。除非医生建议,也不要给宝宝服用非处方的抗腹泻药物。如果你认为宝宝可能已经开始脱水了,问问医生是否需要给他喝口服补液盐溶液。

三、如何区分小儿脱水的性质

  小儿脱水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机体摄入液量不足或丢失过多,引起体内总液量的减少达到或超过体重的5%以上。最常见的原因是急性胃肠炎和液体摄入不足。急性胃肠炎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呕吐和腹泻是引起脱水的主要原因,而液体摄入不足常见于口咽疼痛引起的吞咽困难。另外,婴儿配方奶粉与水混合的比例不当也可引起婴儿脱水。

  在小儿脱水时,体内水和电解质均有不同程度的丢失,根据脱水病因的不同,水和电解质的丢失比例也有所不同,因而导致体液渗透压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根据脱水时渗透压的不同,临床将脱水分为等渗性(混合性)脱水、低渗性(缺钠性)脱水和高渗性(缺水性)脱水,其中以等渗性脱水最为常见,其次为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最为少见。钠是构成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所以常用血清钠来判定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1.等渗性脱水:机体水与电解质呈比例地丢失,血清钠在130~150mmol/l之间(300~345mg%)。各种病因所致的脱水,其失水和失钠的比例可不同,若其比例相差不大时,通过肾脏调节,可使体液维持在等渗状态,故等渗性脱水较多见。这类脱水主要丢失细胞外液,临床上表现为一般性的脱水症状:如体重减轻,口渴不安,皮肤苍白、干燥、弹力减低,前囟及眼窝凹陷,粘膜干燥,心音低钝,唾液和眼泪减少,重者可导致循环障碍与休克。

  2.低渗性脱水:机体电解质的丢失量相对多于水的丢水,血清钠低于130mmol/l(300mg%)。这类脱水由于腹泻较重,病程较长,粪质钠常丢失极多;又因腹泻期间饮水偏多,输液时单纯用葡萄糖溶液,而给钠溶液较少,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过低,一部分水进入细胞内,血容量明显减少。低渗性脱水多见于吐泻日久不止的营养不良患儿,在失水量相同的情况下,脱水症状较其他两种脱水严重。因口渴不明显,而循环血量却明显减少,故更易发生休克。因脑神经细胞水肿,可出现烦躁不安、嗜睡、昏迷或惊厥。

  3.高渗性脱水:机体水的丢失量相对多于电解质的丢失,血清钠超过150mmol/l( 345mg%)。这类脱水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较高,细胞内液一部分水转移到细胞外,主要表现为细胞内脱水。如腹泻初起,有发热,喝水少,病后进食未减者,容易引起高渗性脱水。滥用含钠溶液治疗,如口服或注射含钠溶液较多(如单纯用生理盐水补液),也可造成高渗性脱水。在失水量相同的情况下,其脱水体征比其他两种脱水为轻,循环障碍的症状也最轻,但严重脱水时亦可发生休克。由于高渗和细胞内脱水,可使粘膜和皮肤干燥,出现烦渴、高热、烦躁不安、肌张力增高甚至惊厥。严重高渗可使神经细胞脱水、脑实质皱缩、脑脊液压力降低、脑血管扩张甚至引发脑血管破裂出血(新生儿颅内出血),亦可引发脑血栓。

四、新生儿为什么会发生脱水热

  新生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善,汗腺没有发育完全,不能通过出汗带走体内的热量,如果各种原因引起水分的摄入不足或者体液丢失过多,加上环境温度过高就很容易引起新生儿脱水热。新生儿出生后,经呼吸、皮肤蒸发、排出大小便等失去相当量水分,而生后3-4天内母乳分泌量较少,体内水分不足。加之保暖过度,使小儿体温升高,呼吸增快,皮肤蒸发的水分也增多,如补充液量不足,也可出现脱水。有时因保暖箱放在阳光照射的窗旁,箱内温度升高,在内的新生儿体温也随之升高。在以上情况下,蒸发损失的水分比钠盐的损失多,血清钠增高,血清蛋白也可以增高。

  新生儿脱水热通常发生在新生儿生后的2-4天,发热体温一般在38℃-40 ℃ 。患儿表现为烦燥不安、啼哭不止,但无其它感染中毒症状。脱水症状因脱水的程度不同而不同,脱水的表现不一定都很明显,但均会有不同程度的体重下降和尿量减少。发热的高低和体重的减轻也不一定成比例。

  新生儿脱水热病情较为凶险,家长要及时发现,及早开始治疗。治疗的方法主要是补充液体,可给新生儿喂温开水或5%-10%的葡萄糖液,每2小时一次,每次10-30ml。口服液体困难时,可采用静脉补液,以5%的葡萄糖液加入总量1/5的生理盐水。一般补充液体后,脱水得到纠正体温即可下降。

  因此,为了预防新生儿发生脱水热,在新生儿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内,应加强对新生儿的护理,尤其是有母乳不足的新生儿,更应该及早补充液体,同时避免过度保暖和注意环境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