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动过缓如何治疗 小儿心动过缓的病因
2017-05-24 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卞宛儿
一、小儿窦性心动过缓原因有哪些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是指窦房结发出激动的频率低于正常的范围,为小常见心律失常,但多无症状,确切发病率不详。婴儿心率每分钟在100次以下,1~6岁每分钟80次以下,6岁以上每分钟在60次以下即可认为窦性心动过缓。
1.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多见于正常儿童,为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所致,主要表现在睡眠、屏气、胃显著扩张时。经常从事运动的年长儿童也可表现窦性心动过缓。咽部敏感的小儿用压舌板检查咽部时亦可出现窦性心动过缓。
2.病理情况少数见于病理情况,心脏疾病如风湿性心肌炎和病毒性心肌炎,脑缺氧和颅内压增高,伤寒、流感等传染性疾病,黏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减低及高血钾等病症均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应用β受体阻滞药、洋地黄、奎尼丁、*等药物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3.心脏病手术后特别是心房手术后,易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二、小儿心动过缓怎么治疗
对于正常儿童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可不予治疗,但需临床随诊。有明确病因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心动过缓伴症状或心率<40次/min(婴儿<60次/min)者应予治疗。
1.异丙肾上腺素 主要用于急性期治疗,0.5~1mg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根据心率和症状调整滴入速度,以无自常症状或心率:儿童>40次/min,婴幼儿>60次/min者为标准,不宜将心率提高到正常范围,以免加重心肌损害。
2.阿托品 可静脉滴注亦可口服,静脉推注0.01~0.03mg/kg,心率控制如上,常用于症状较轻或慢性患者,口服每次0.01~0.03mg/kg,3次/d。维持正常或稍低于正常心率范围。
3.山莨菪碱 用于症状较轻者,静脉推注用,剂量每次0.3~0.5mg/kg。余同上。
4.严重窦性心动过缓者 若上述治疗无效或不能改善者,需安装起搏器,防止发生心功能不全。
具体饮食建议需要根据症状咨询医生,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全面而均衡。
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
三、小儿窦性心动过缓食疗的方法
一、患者适宜多吃什么:
饮食宜高热量、高维生素而易消化的食物,平时可服用益气养心的药膳,如人参粥、大枣粥、莲子粥等。
二、患者不宜吃什么:
应戒烟忌酒,避免食用过硬不消化及带刺激的食物。大便干燥对心律失常患者来说非常不利。它使病人临厕努挣,烦躁不安,可以使腹压增高,大量血液回流心脏,造成心脏负担过重,而加重心律失常,诱发心力衰竭。对于有冠心病的病人,还可诱发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塞、心脏破裂,导致死亡。因此,保持大便通畅,对心律失常患儿非常重要。
三、食疗方法:
①鲜蜜饮:取蜂蜜2~3匙,加温开水半杯,搅匀后饮用,每日2~3次。
②桃肉散:将核桃炒香后研末,睡前服20克,通便后改为10克。
③黑芝麻饮:黑芝麻适量,炒熟,每次1匙,用蜂蜜调,温开水冲服。
四、小儿心动过缓的症状有哪些
窦性心动过缓(sinus bradycardia),是指窦房结发出激动的频率低于正常的范围,为小儿常见心律失常,但多无症状,确切发病率不详。 婴儿心率每分钟在100次以下,1~6岁每分钟80次以下,6岁以上每分钟在60次以下即可认为窦性心动过缓。严重过缓常出现交界性逸搏。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小儿,运动员,也可见于克汀病、伤寒、阻塞性黄疸病等。在颅内压增高的疾病,如脑出血、脑肿瘤及结核性脑膜炎以及应用毛地黄、利血平时,心率也可缓慢。持久性心动过缓可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之早期症状,应密切观察。
正常儿童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一般无临床表现,多在体检或因其他原因就诊做心电图或24h心电图时发现。对于病理性原因致窦性心动过缓,心率明显缓慢时,可出现精神差、倦怠,年长儿可诉头昏、胸闷。显著心率减慢时可出现晕厥,甚至抽搐。听诊时心率慢,常伴心律不齐,心音可正常。